用大数据预测犯罪靠谱吗? 编辑整理/智库2861 用大数据预测犯罪靠谱吗?目前腾讯在预防犯罪的做法有以下五个方面: 1、摄像头多了可以预防犯罪(这让我想起了小偷们行窃后看到摄像头就在自己头顶的滑稽行为,这点确实很有道理,哈哈) 2、密码安全未来不用再担心,因为它会被编译成连鬼都看不懂的代码 3、只有警察更新和加强装备,我们的社区才能更加安全 4、信用体系的建设将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 5、连通是未来的必然,未来将是一个没有中心、没有边界的连通世界 我们可以了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数据传输的速度逐渐加快,我们的生活已经被逐渐分离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现实层面、一个是网络层面。 我们已经从一个个的信息孤岛被连通起来,形成了“一朵云”,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数据也会被上传和记录到这朵云里,庞大的数据量也为我们进行数据分析提供了可能。 很多人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给出自己明确的答案“靠谱”或者“不靠谱”,并且会举出具体的案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那么大数据预测犯罪到底靠不靠谱?然我们来看看这些支持者和反对者们的例子吧!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简单来讲是指收集和分析大量信息的能力,是人们获取新认知、创造新价值的源泉。其将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归类、分析、预测,从复杂的数据中找到规律,获取巨大价值的产品、服务或洞察力,其核心就是预测,预测或将成为社会发展和应变的必然选择。 用大数据预测犯罪靠谱吗? 支持者 中国大数据预测犯罪案例: 北京怀柔警方:汇总9年1.6万余案件建成数据库。 2013年4月18日怀柔分局启动了“犯罪数据分析和趋势预测系统”,该系统共收录了怀柔近9年来1.6万余件犯罪案件数据,通过标准化分类后导入系统数据库,通过由数学专家建立的多种预测模型,自动预测未来某段时间、某个区域可能发生犯罪的概率以及犯罪的种类,为打击防范可防性案件提供指导。 使用预测系统后,在案件多发的龙山、泉河、怀柔镇派出所辖区2013 年刑事案件发案率分别下降了10.7% 、9.3%和8.8% 。2014年1至5月份,全区接报110刑事和秩序类警情同比下降27.9%,立现案同比下降14.7%。可以说,犯罪数据分析和趋势预测系统在指导预防预测犯罪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美国大数据预测犯罪案例: 洛杉矶警察局选择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合作,洛杉矶警察局提供犯罪统计数据集。在人类学家与犯罪学家的帮助下,他们建立了一个犯罪预测算法。 他们把洛杉矶市分成单位面积约为0.15平方公里的一个个“方块区”,然后按照犯罪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把这些方块区排序,2011年,他们利用该算法开展了一次为期三个月的随机实验。 在这些区域里的每个巡逻警察都收到一份任务地图,每张地图上都清楚地标示出哪些方块地区犯罪发生“可能性高”。 实验期间,该地区犯罪率下降了36% ,算法预测犯罪行为的准确程度是警员根据人工经验得出判断的两倍。 不支持者 芝加哥探索了使用技术来防止枪支暴力的可能性 他们利用计算机对有前科人员进行建模分析,可以计算得出一份可能被击杀的高风险人员名单。当时芝加哥警方设想通过接触名单上的人员,并尽力帮助他们摆脱危险。 当警方试图对名单上的人员采取实际行动时,结果却不是很令人满意。计算机模型样本量小,难以准确地大范围预测枪击案件,芝加哥警方依据此名单仅仅逮捕了9名疑犯。这让人们对利用数据进行防范预测枪支暴力的期望值大大降低,让人们判断认为利用数据进行预测犯罪是不可能的。 经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 目前可以实现预测的犯罪主要包括盗、抢、骗、偷等职业化,数据量较大的犯罪类型;而数据量小,突发性犯罪事件的预测还需要未来技术发展的革新和突破作为支持,相信未来在这个方面也会取得突破性进展。 研究证明,通过大数据分析,人类行为93%是可以预测的。除了预测犯罪,随着数据源越来越多,我们还可以进行世界杯的预测、高考预测、电影票房预测、流行病传播预测......等等各种各样、各行各业的预测,预测分析已经逐渐在商业社会中的到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在大数据时代,拍脑袋的时代已经过去,决策将基于数据和分析做出,而不总是基于经验和直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adf356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