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 农业生态学 期末试卷 (课程代码) 0901219 )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A、人工生态系统 C、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 B、自然生态系统 D、驯化的自然系统 2、籼稻和粳稻属于(A)生态型。 A、温度 B、光照 C、土壤 D、水分 3、紫茎泽兰能分泌一种物质,抑制周围其他植物的生长,而对自身没有影响,这种行为是(D)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偏害作用 4、稻草牛蚯蚓鸡猪鱼,属于什么食物链(D)。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农业生态学: 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 密 A、捕食食物链 B、寄生食物链 C、腐生食物链 D、混合食物链 5、在冬季,由于干旱,湖中水位变低,此时生态密度(C)粗密度。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6、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追求的目标是(ABC) A.生态效益 B.社会效益 C.经济效益 D.产量 E.产值 6、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 A.物种结构 B.时空结构 C.营养结构 D.信息结构 7、下列生态对策中,属于r对策的生物是(CD)。 A、乔木 B、肉食动物 C、昆虫 D、杂草 2 3 4 5 6 7 9 9 10 8、生物固氮作用主要有(ABC)。 A、共生固氮作用 B、自生固氮作用 C、联合固氮作用 D、高能固氮作用 9、生态系统平衡包括的内容(ABC)。 第1页 (共3页)RDY 2、生态型: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可以遗传的类群,称为生态型。 3、环境容纳量: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稳定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称为系封 统对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常用K表示。 4、地质大循环:是指物质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生物有机体内,然后生物有机体以死体、残体或排泄物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进入五大自然圈层的循环。 5、营养结构: 指生态系统中生物间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 二、选择题(1-5单选,每小题1分,6-10多选,每小题2分,共20分,注:选项填于表格中) 1 线 1、农业生态系统是(D)。 A、结构上的平衡 B、功能上的平衡 C、输入和输出数量的平衡 D、信息传递途径的平衡 10、下列食物链加环类型属于复合环的是(AB)。 A、稻田养鱼 B、沼渣沼液肥农田 C、粪渣蚯蚓鸡、猪 D、苜蓿饲养肉牛 (1)高位芽植物;(2)地上芽植物;(3)地面芽植物; (4)地下芽植物;(5)一年生植物。 3、种群的相互作用可归为哪两大类?每一类中包括哪些相互作用? 答:种群的相互作用可分为: 1、负相互作用:(1)竞争 (2)捕食 (3)寄生 (4)偏害作用。 2、正相互作用:(1)偏利作用 (2)原始合作 (3)互利共生 4、不同区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有什么影响? 答: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除了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之外,也受到不同农业区位的影响。 (1)同样种植一种作物,自然条件不合适的地区往往要增加投入,造成生产成本上升,而且经常由于农业生物对自然环境的不适应,或者生态环境的波动,使农业生产风险更大,对生产者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最合适区域生产最合适的农产品,形成了自然区域的农业特色。 (2)杜能的农业经济区位。在商品经济发展初期,农业生产的产品必须能够到达市场才能获取效益,然而不够发达的运输、加工、储藏、保鲜成为商品生产的制约条件。这样,在原有的自然区位上,增加了一个以杜能农业经济区位理论为代表的、受城乡运输制约形成的农业专业生产区域。杜能的两个理论:生产集约度理论,越靠近中心城镇,生产集约程度越高;生产结构理论,易腐烂变质、不耐储藏和单位重量价格低的农产品在靠近城市的区域生产,反之亦然。 (3)生态经济区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储藏、保鲜、加工能力的增强,销售网络的健全,使得运费率迅速下降,自然资源条件对农业的生产结构格局影响能力上升,也使得农业不同地块与中心城镇的相对位置对农业布局与安排不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这样,逐步在有利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按市场需求形成规模效应的专业化生产区域。 5、如何提高农业初级生产力? (1)因地制宜,增加绿色植被覆盖。(2)、改善生态环境限制因子,提高投入。(3)选育高光效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2)保护农业环境,治理生态退化,改善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条件,建立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6)调控作物群体结构,尽早形成并尽量维持最佳的群体第2页 (共3页)RDY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包括 环境组分 、 生物组分 。 2、种群的相互作用分为 负相互作用 、 正相互作用 。 3、生活型的物种会发生 趋同 适应,生活型是 种 以上的分类单位。 4、种群密度可以分为 粗密度 和 生态密度 。 5、影响竞争的因素 环境条件 、 亲缘关系 。 6、系统所产生的一部分本应自己负担的成本实际上由系统以外的其他单位、个人或者社会承担时,这部分成本称为 成本外滩 。 7、在农业生态系统的评价中,当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多,指标多时,还可以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 8、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接收系统外输入的辅助能,包括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辅助以太阳辐射能为起点的食物链能量转化过程。 9、生命的起源本质是生态系统的特点。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系统的结构 答:系统的结构包括:(1)系统的边界:它是区分系统内外的标志。 (2)系统的层次:系统不但由多个组分构成,而且常常由不同的层次构成。 (3)系统组分的量比关系:构成系统的多个组分在数量上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4)系统组分的空间关系:构成系统的多个组分在空间上有一定的位置排列关系。 2、植物的生活型一般分哪几种类型? 答:植物的生活型一般分5种类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c7e0d4bcf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