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 苏轼《黄州寒食帖》为手卷,纵25厘米,横539厘米,行书纸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内容为苏轼贬官黄州第三年所写的诗文,共二十九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精品,也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心情的真实写照。此帖笔法纵横,墨色淋漓,在继承王羲之传统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创造,法度谨严而气势奔放,给人以一种雄奇阔大的美感。 《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精品。在黄州时的书法,其中,尤以寒食帖最有名。此帖由于感情深挚,文词清丽,故诗词之外的书法独具一格。通观全篇,章法自然,随意流走,似不经意,充分体现了苏轼书法的特色。与黄庭坚的风格截然相反,故有“苏黄”并称。传说此帖是宋神宗在内府看到苏轼的手迹后,让他题跋的,因苏轼当时已经八十多岁,故而神宗叫苏轼的孙子来替爷爷写下题跋。苏东坡书法初学颜真卿,后转师欧阳询,又汲取六朝翰墨,自成一家,书法史上称为“苏体”。此书法为苏轼晚年所书,正值壮年的他,意气风发,精力充沛,故落笔纵横,如清风出袖,迅疾而书,一气呵成。 通观全篇,起笔多尖锋,但收笔时变为圆收,使全字形成粗细变化,富有节奏感。此帖前面的几首诗的用笔比较工稳,而后半部分诗的用笔则轻松活泼,错落有致,跌宕起伏。在结构上,前紧后松,首尾照应,浑然一体。我们看到,在该作品中,既有“天风海涛之势”,又有“龙跳天门,虎卧凰阁”之态。其运笔之法正合乎草书的规律,提按起倒,穿插有致,既快捷又不失沉着。纵观全作,无论是用笔的 - 1 - 提按,点画的粗细,线条的刚柔,墨色的浓淡,都表现得恰到好处,既不像怀素狂草那样一味强调运笔速度,而是注重内在节奏和韵律,从而达到“如风雨骤至,迷漫莫辨”的艺术境界,又没有王羲之行书平和简静、舒缓雅逸的气质。 整幅书法无懈可击,正如苏轼在此作跋中所云:“此书兼颜鲁公雄厚和柳吴兴流利二者之长,追维俗子,不识高人。”可见是一位评论者对苏轼书法的极高评价。《黄州寒食帖》充分体现了苏轼“点画皆有意”的艺术主张。同时,在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有很强的呼应关系。苏轼曾自评此帖:“余书造意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此言虽出自谦虚,却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 这种有着沉郁顿挫、抑扬起伏的艺术效果,正是苏轼所要追求的“无意于佳乃佳”的境界。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cbbdf19cc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