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白毛女》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自己已不再为美国动作大片而热血沸腾。一方面觉得这类电影的故事情节缺乏深度,只获取了短暂的视觉冲击,却难以得到心灵上的共鸣,另一方面,对于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里面大量的特技不但不会使我为之振奋,反而被弄得眼花缭乱。取而代之的是,我开始对国产的红色经典老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白毛女》这部歌剧的创作灵感为流传在晋察冀边区的民间传说。这也是吸引到我的地方之一因为在当是人们还处在半封建的阶段,而延安鲁迅文艺学院的创作者们却利用这以题材进行创作,可见其中的智慧。这部歌剧的女主人公为“喜儿”一个深受社会迫害而成为少白头的年轻女子,所以因此叫做“白毛女”。创作年代为1940的全国抗日的战争时期,因为时代背景这部歌剧成为了当时被共产党解放区域的重要文艺作品,后期还被改为其他形式的艺术形式。并且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被列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的遗产瑰宝。 这一个场景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就是杨白劳为了庆祝新年,用忙碌一年仅剩的一点钱给喜儿买了根红头绳,喜儿便高兴得载歌载舞,一家人聚集在一起,每个人只能尝尝有限的几个饺子,却热闹非凡。而我们现在的新年,人人衣着光鲜地围坐在摆满大鱼大肉的餐桌前,脸上却少了喜儿那份真挚的快乐。大家虚伪地互相拜年,到处送礼、塞钱,把过年当成显示自己阔绰或讨好别人的平台,还有的为了奖金在忙着工作,至于家人难得的团聚早已抛在脑后,亲情已不再是一道新年大餐。 白毛女作为我国新型的民族歌剧是集诗、歌、舞三维一体歌剧。 第一,歌剧情节结构,吸取了我国传统的戏剧唱法,主要是场景灵活多变的分场唱法。 第二,歌剧的语言灵活多变唱与独白穿插出现。 第三,歌剧的音乐,主旋律是西北地区的传统戏剧,并在此基础之上,添加了西洋歌剧的元素,既有中国的传统民间特色又有现代歌剧的表现效果。 第四,歌剧的表演,利用中国戏剧的表现手法为根本,有采用了西方歌剧的舞蹈表现手法,从中添加了独特的舞蹈身段和话剧的念白韵律,使话剧整体优美动听,而又吸引观众的目光。 就文学结构而言,《白毛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将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大胆的浪漫主义手法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的典范之作。剧作由前半部分的现实主义向后半部分的浪漫主义的过渡,即见作者的集体智慧,也反映了《白毛女》在加工修改过程中的发展趋向和基本色调。 本剧采用的是一种以民间戏曲为曲调,利用西方歌剧经验再次创作的中国新歌剧歌曲。作者首先用欢快的河北民歌《青阳传》来表现年轻喜儿的天真和期盼;其次用低昂、深沉曲风的《拣麦根》来塑造杨白劳这个劳动者形象;最后用沉闷、压抑的《小白菜》来表现喜儿在黄家受到压迫的悲惨过程。利用那山西梆子高亢激昂的声音来表现出喜儿不甘被压迫、不甘屈服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主人的心情。想这些的利用民间土生土长的歌曲、戏剧才更能表达人民的心声,才能被人们广为流传。 该剧在表演上的突出特点是借鉴了古典戏曲的歌唱、吟诵、道白三者结合的传统。人物出场通过歌唱作自我介绍,不少地方也用独白叙述事件过程,人物对话采用话剧的表现方法。 《白毛女》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曾影响了一代人。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萧条的经济,战乱后的杯盘狼藉,近百年被列强欺压沦为奴隶的艰苦生涯,难免使很多中国人对新生活丧失信心。《白毛女》就在这时出现了,成为那个物质极度匮乏年代里人们的精神食粮。而且里面的主人公就是当时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缩影,许多中国人在里面看见了曾经的自己。它不但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也鼓舞了一代人,让大家意识到喜儿的精神在新时代同样值得传颂。 在这个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年代,各种商业大片充斥着整个电影市场,大部分人们已将《白毛女》遗忘,许多年轻人甚至没听说过这部经典。但我觉得它应该被人们重新审视,它不只是一部土掉渣的老电影,它更是一份对艰苦年代的回忆,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的一切。 注:本文借鉴了豆瓣文艺小青年在2009年3月31号所写的《回味经典》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cc19ef0700abb68a982fb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