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审计的定义与性质

时间:2023-08-12 14:16: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节 审计的定义与性质 一、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由专职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授权,对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的有关资料,按照法规和一定的标准进行审核检查,收集和整理证据,以判明有关资料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和经济活动的合规性、效益性,并出具审计报告的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鉴证活动,其目的在于确定、解除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经济责任和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控制。 上述审计定义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 1.审计的主体是“专职机构或人员”。在这里,专职机构指政府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专职人员则指专门从事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和依法经批准执业的注册会计师。

2.审计关系可由“接受委托或授权”形成。一般来说,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都是接受委托来进行的,而政府和内部审计则多由上级管理部门或领导授权。

3.审计对象是“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的有关资料”。审计对象应具体为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管理和财产资源使用情况的经济活动,但这种活动要通过会计、统计等资料,主要是会计资料反映出来。 4.审计工作的执行和对审计对象的判断要“按照经济法规和一定的标准”。经济法规和一定的标准既是对审计工作有效控制的依据,也是对审计对象进行判断的依据,只有对审计工作和审计对象都有鲜明的判断依据,才能使审计工作顺利进行,使审计结论更好地被有关各方所接受。

5.审计工作的核心是“进行审核检查,收集和整理证据”。这是审计工作区别干其他经济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特征,也是实际进行审计业务工作的主要线索。

6.审计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判明有关资料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和经济活动的合规性、效益性,并出具审计报告”。审计人员要通过其自身的工作对被审汁单位的相关资料及其反映的经济活动作出判断,并将作出的判断,亦即形成的审计结论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转达给委托或授权单位。

7.审计的本质应概括为“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鉴证活动”。从这种概括中可以看出,审计职能主要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三种,其中经济监督是其第一职能;审汁职能的发挥要建立在独立性的基础之上,由此独立性在审计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8.审计的最终目的是“确立、解除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经济责任和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控制”。由于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的委托者或授权者承担着经济责任,其责任的执行结果须经审计机构或人员审核检查后才能确立或解除;而委托者或授权者则通过审计,达到了对被审计单位管理、控制的目的。 二、审计的性质

审计的性质亦即审计的本质特征。如上所述,审计的本质是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鉴证活动。因此,其本质特征又可集中体现于独立性方面。

我国《宪法》规定,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我国颁布的审计法规和注册会计师法等,也都对各审计机构、人员的独立性给予了明确的说明。审计的独立性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机构的独立。这是保证审计工作独立性的关键。其主要内容为审计机构不能受制于其他部门和单位,尤其是刁;能成为国家财政部门和各机构财务部门的下属机构,否则,对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就会失去意义。组织机构的独立还表现为审计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之外,与被审计单位没有任何组织上的行政隶属关系。

2.业务工作的独立。这里首先指审计工作不能受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干涉,应独立地对被审查的事项作出评价和鉴定。其次又指审计人员要保持精神上的独立,自觉抵制各种干扰,对被审计事项作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3.经济来源的独立。这是保证审计组织独立和业务工作独立的物质基础。试想,若审计机构没有一定的经费或收入,其业务活动就无法开展;但若其经费或收入受统于被审计单位或与其相关的其他单位,审计的独立性就难以保证。一方面要求各级审汁机构(如政府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机构)的经费要有——定的标准,不得随意变更;另一方面又要求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要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使其公正、合理。

什么是审计?审计和会计的区别是什么?

审计是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检查、评价、公证的一种监督活动。我国的审计包括三种类型,即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查阅有关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经济监督活动。内部审计是指部门、单位内部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内部审查和评价的活动。社会审计是指依法成立的社会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接受委托人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公证、评价的服务活动。

审计与会计是两种不同的但又有联系的社会活动。审计与会计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审计主要是对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等财务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查和评价。审计需要以会计资料为前提和基础,、离开了财务会计资料,审计工作很难进行。会计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是审计监督的主要对象。在审计产生之初,审计人员主要从审查会计资料入手,对会计资料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审查。我国古代有审计是“听其会计”之说,西方国家的“audit”一词也有“听审”的涵义。从审计的产生可以看出,审计和会计不是一回事,审计也不是从会计中派生出来的。检查会计资料只是审计的一种手段和方式。随着审计的发展,审计和会计的区别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 ()产生的基础不同。会计是为了加强经营管理,适应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分析的需要而产生的。审计则是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或管理者内部出现分层次管理后而出现的,是为了确认经营者或其他受托管理者的经济责任的。 ()性质不同。会计是对生产经营或管理过程的反映和监督,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则是对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查,是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审计处于具体的经营管理之外,具有外部性、独立性。

()对象不同。会计的对象主要是经济活动的价值方面,或者说是资金运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d040cc86529647d27285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