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歌的音韵和情感的表达 诗歌的音韵,表现在节奏和韵律方面。节奏是诗的基本力量之所在。好的韵律,一方面可以加强诗的节奏感,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另一方面则为了促进情感的抒发。 诗歌的音韵,表现在节奏和韵律方面。一首诗节奏鲜明、押韵与否,对诗歌艺术效果影响很大。下面就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与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之间的关系略作介绍。 1 诗歌节奏和情感表达 “节奏”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礼记·乐记》:“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在诗歌中,这种节奏表现为“音步”或“顿”,是由此有规律地重复形成的。正如郭沫若所言:“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马雅可夫斯基在《怎样作诗》中说:“节奏是诗的基本力量之所在。”可见节奏对诗歌的重要性。 诗歌的节奏,来源于自然的、生活的节奏。由音节长短以及音步多少构成的不同长短的句子,表现出不同情感的缓急,具体表现在: 1.1 急促节奏。此种节奏语言明快,铿锵有力,显示出鼓点般急骤的节奏,表达一种紧张、热烈的情绪,或者表现豪壮激昂的情调。如《一月的哀思》中: 多少人喊着你/扑向灵车;/多少人跑向你,/献上花束,表达由衷的敬意;/多少人想牵你的衣襟/把你唤醒;/多少人想和你攀谈/知心的话题… 本诗朗读时音量、速度、语势均迭次加强。四个排比句“多少人…”构成了四个场面:有的呼唤总理的英名,有的人捧着花束,有的人想牵动总理衣襟,有的想和总理谈心。鲜明的表现和行动都为“一月的哀思”而激动,并表达难以控制的心情。其节奏强弱、快慢交替进行,正抒发广大群众对总理的敬仰、爱戴之情。 1.2 舒缓节奏。此种节奏语速缓慢,声音不着力,以抒发深沉婉转的感情。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节奏舒缓而和谐,轻松而缓慢.抒发了回环深婉的感情。反映作者在政治上的处境不得志和亲人多年不能团聚而产生的愁绪。 1.3 沉稳节奏。这种节奏介于急促节奏和舒缓节奏之间,声音较强有力,表达悲痛、沉重、庄严的气势。如马致远《汉宫秋》和第三折中: 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粱。他部从人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成阳,过宫墙;过宫墙,…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这里运用了一字三叠,一字一顿,三字重复,八个连环叠句,不仅声调抑扬顿挫,而且反映出的凄苦依恋之情层层加重。表达了难以吐诉的伤感和无法排遗的愁苦。 2 诗歌韵律和情感表达 诗歌韵律即押韵,是指同韵母的字在相同位置上有秩序地重复出现。好的韵律,一方面可以加强诗的节奏感,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另一方面则为丁促进情感的抒发。可见,诗歌的韵律与抒发的感情有很大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2.1 在抒发愤懑,忧伤感情时,常选用短促而低沉的韵辙。如岳飞的《满江红》中: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该词通过写“歇”、“烈”、“月”、“切”、“雪”、“灭”、“缺”、“血”、“阙”这样一些短促而激越的韵调。充分表现英雄岳飞仇敌雪耻,收复失地的强烈感情。 2.2 在表达高昂舒畅、欢快的情绪时,作者往往选用开放而洪亮的韵辙。如郭若的《风凰涅磐》中: 我们华美,我们芬芳!……翱翔!翱翔!欢唱!欢唱! 全诗用了“芳”、“翔”、“唱”这些响亮昂扬、活泼健朗的情调,因此用了“ang”韵。 (1)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2)运来的面粉比大米少多少千克? (3)运来的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 (4)运来的大米和面粉共重多少千克? (5)运来的大米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6)运来的面粉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通过上述的练习,既提高了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并调动了学生创新学习的积极性,全面地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素质。 综上所述,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学习主阵地,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意创设情境,循循善诱,启发学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积极创新的精神,切实地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d08a08616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