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

时间:2022-04-20 06:12: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陆游

陆游,宋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能称得上伟大两个字的宋代有三位,北宋的大诗人苏轼,南宋的大诗人陆游和爱国主义大词人辛弃疾。

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有9300多首。他生于1125年,两年后发生靖康之变,中原沦陷在金兵铁蹄之下,从少年起,陆游就抱定一个志向,要把侵略者赶出去,让沦陷区的人民回到祖国的怀抱。他27岁以在职人员的身份参加进士考试排名第一,而害死岳飞的秦桧的孙子秦埙(xun)名列其后,这触怒了秦桧,竟被除名。秦桧死后,33岁的陆游才做了一个县令的下属。陆游擅长用兵,武艺高强,积极主张北伐,但昏庸投降的政府不给他机会。陆游年轻时自由恋爱娶了情投意合的唐婉做妻子,但由于母亲很像谁?孔雀东南飞的焦母,陆游不得不和心上人分手。从以上简单的介绍来看,陆游的人生有颇多的曲折坎坷悲愤,但是它最大的悲愤在哪里呢。大家熟悉他的示儿诗,但悲不见九州同。他最大的理想就是九州同,最大的悲愤是没有看到九州同,中原的人民也终于没有回到大宋朝来,十分令人悲愤。

我们来学习陆游这首诗。时年62岁,被罢职归家已经6年。书,书写,抒发,理解都行。这类型的题目属于揭示主旨型的题目,提示我们理解诗中的意象、描写的场景都要围绕这个主旨。

比如这首诗,题目写愤,诗中虽没有一个愤的字眼,但诗中处处溢满了悲愤之情。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早岁,年轻时,世事,世上的事情。诗一开头满腔的悲愤就倾泻而出。他说,年轻的时候怎么知道世上的事情这么艰难啊。这“世事艰”指什么?简单的说就是他几十年人生的深深体验,说具体点,就是他始终不渝主张抗金、收复中原的理想在现实中不断的碰壁,他为此不断地遭到排挤打击,这就是“世事艰”的意思。 按说这三个字应该是现时的体会,但诗人不说现在62岁了已经了解它的含义,而说成“早岁哪知”,用笔多了一个曲折,那悲愤的意义就更加深了,那就是还表现出年轻时的正气浩然,无所顾忌。用今天的话说,年轻人的思想单纯得很,年轻时候的陆游只知救国,哪知投降,只知前进,哪知处处有障碍,所以“早岁那知世事艰”这一句,包含了对年轻时充满雄心、无私无畏的回忆,也包含了如今饱尝“世事艰”的一腔悲愤。悲愤作为一种感情,是抽象之物,要充分抒写出来,要给读者具体的感受,应该怎么做?借助于形象。接下来的二、三、四句就紧承第一句,描绘了一幅幅早岁为统一祖国而豪情满怀努力奋斗的壮丽图画。“中原北望气如山”是一幅总括的对自己形神兼备的描写。前四字写形,后三字写神,“中原北望”就是北望中原,他仇恨的对象在那边,沦陷的国土在那边,因此他向北眺望,眺望之际,胸中对侵略者怒不可遏止的愤恨之情,重整山河收复失地的英雄之气,如巍巍大山,磅礴而起。“气如山”的“气”字就是这愤恨之气、英雄之气,这是大义凛然的民族正气,是“早岁不知世事艰”的豪情壮志的形象描绘,诗人抓住山和人的相似点来比喻一身正气,准确的传出了自己的神。

首联小结:回忆昔日豪情。翻译:年轻时哪知世事的艰难,北望沦落的中原豪气如山。 接下来两句紧承诗人气如山的壮志,写了北伐的两个场面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描绘了两幅气势雄伟的抗金斗争画面,也就是分别写了诗人亲身经历的两次军事行动。教材关于这个的注释有误。据史料记载,陆游一生中亲自参与讨论战事、穿军装、最有希望实现收复失地的机会有两次。一次是陆游四十八岁时,在南宋的东南前线作镇江通判,受当时的抗金名将张浚赏识,参与谋划军事战争紧张时,陆游亲自上前线,曾经夜晚冒雪乘船到长江北岸瓜洲一带侦察敌情。另一次是四十八岁时,陆游到了南宋的西北前线,做了抗战将领王炎的属下,他与王炎积极筹划进攻长安,并且强渡渭水,诗人和战友们一起身披铁甲,骑着战马,迎着凛冽的秋风,拼杀敌人,从金


兵手中收复了陕西南部的军事要地大散关。这次战斗十分鼓舞人心,说明只要坚持抗战,人是可以打败的。可惜的是,这两次上前线的机会都由于朝中的主和派占了上风而很快结束。已经说过,陆游一生仅此两次机会上前线。因此在他的记忆中非常深刻,在感情上也是复杂的:既自豪又悲哀。一方面亲身投入战斗,为之自豪,适应这个感情的表达,诗句的安排上很有讲究,从修辞上讲,用借代的手法,把楼船、铁马两个词,安排在两个战斗场景的前面,表现宋军高大威武、压倒敌人的气势,再加上“夜雪”“秋风”写环境,补足战场上悲壮肃穆的气氛,然后点明具体的地点,揭示两个不同的战场。两个句子各是三个名词、三种景物的排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没有虚词的连缀,这样内涵更多、更形象,加上二二三的节奏,读起来顿挫有力、铿锵厚重。陆游为参战杀敌感到自豪,这是我们读第二联诗句感到复杂感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这位毕生致力于收复中原的爱国志士也仅此两个机会,在他看来,如果这两个机会把握好了,也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理想的,但最终被无情的现实阻挠nao,只留下往事的回忆,这不能不说是巨大的悲哀,这样看来,第二联写的是诗人的又一愤。

小结:回忆生平壮举。翻译:雪夜中的瓜洲渡,排列着待发的楼船,秋风萧瑟,金戈铁马,收复了大散关。

诗歌第一联写豪气如山,第二联写敌人本来是完全可以战胜的,这就和眼前的现实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表现得越激烈,诗人的愤也就抒发得越淋漓酣畅。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长城是用典,南朝宋的名将檀道济被宋文帝杀害,他气愤地说“乃坏汝万里长城”,唐太宗也把名将李勣ji比为长城,所以长城用来比喻出色的将领,这个比喻好,抓住了本体将领与喻体——“长城”的相似点:即保卫祖国的强有力的屏障。“自许”,是作者比自己,收复失地,拯救人民,保卫边防,就像强有力的长城一样,可见诗人的雄心勃勃,和首联“气如山”遥相呼应。但自许前,着上了一个“空”字,满怀豪情原来都成了空话!这个空字又和首联“世事艰”互相呼应,诗人的悲愤真可以说呼之欲出。理想未能实现,壮志未酬,是不是心灰意冷,置现实于不顾呢?大家知道,陆游直到死前,还盼望王师北定中原日,他是多么地想看到收复中原的一天啊,可见他从来没有丢弃过理想。但是,“镜中衰鬓已先斑”,揽镜自照,那个衰鬓那个稀少的鬓发,却已斑白了。这个“先”字有无限的感慨:你陆游有理想,有抱负,可黑暗的现实不给你机会,你还想再寻找机会吗?那稀疏的头发抢在你的前头,白了,人老了。陆游曾作《诉衷情》一词,词中说“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心,在抗战前方的边境线上,人,却老在后方的水边,这种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相矛盾的现象,是南宋统治者妥协投降政策造成的,是南宋统治者自毁长城的结果。这是第三联抒发的又一愤。这里还要重复一句的是陆游感慨衰鬓已先斑,但依旧没有消沉,他在另一首《书愤》中说:“镜中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表明他收复中原的丹心永存,誓死不变。

小结:慨叹壮志未酬。翻译:哎,白白地以恢复中原的“塞上长城”自比,壮志未酬而镜中的鬓发抢先斑白。

诗人悲愤之极,想到了历史上坚持北伐的诸葛亮。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一表”指诸葛亮的出师表,有前后两表。“名世”,传名后世。“伯仲”,原指兄弟间长幼次序,老大称伯,老二仲,老三叔,老四季。后把伯仲引伸为同辈相比。堪,能干,谁堪伯仲间,谁能同他相比呢?陆游一生对诸葛亮极为佩服,在许多诗歌里反复赞颂他的出师表,如:“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仲)乐(毅)盖有余”,为什么佩服他,赞扬他?除了他的人品、出色的才能,更因为两人志同道合,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以北伐为己任,他在《前出师表》中立下了“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伟志向,可以说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代陆游立言,陆游赞扬出师表也就是借古人以明志,明白表达他自己的理想。可是


千年来谁能比得上诸葛亮呢?227年诸葛亮写前出师表,陆游此诗1186年,将近一千年。没有人能和诸葛亮相比,这里包含有陆游伤己的感叹,又包含了对南宋统治者卖国行为的强烈抨击。末联这两句,一句先极力赞扬诸葛亮出师表,一句用反问强调无人能和他相比,强调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由这个矛盾产生的愤慨也达到了极点,可以说这是诗歌抒发的第四愤。

小结:慨叹无人主持北伐。翻译:诸葛亮的出师表真堪传世,前年以来,谁又能与之相提并论?

陆游的这首《书愤》代表了陆游诗歌的艺术水平,更是诗人崇高的爱国思想的反映。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懦弱无能的朝代,但是出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高歌抗战的诗人,陆游生活在那样的时代,他的理想屡遭挫折,个人受到打击排挤,不被朝廷重用,但是他始终坚持他的奋斗目标,永不放弃,他的爱国主义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深深感染了无数后来人。我每讲他的这首诗歌总感到无比震撼,希望大家学习他的诗歌,还要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人生要有一个高尚的理想,而且要坚持不懈去实现它。



讨论题:

1、陆游《书愤》一诗如何艺术地概括自己的一生?

2、怎样理解诗中虽没有一个愤的字眼,但诗中处处溢满了悲愤之情? 3、试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4、赏析陆游词

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e10847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