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论文作业-城乡差距问题及国家相关政策分析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城乡差距问题及国家相关政策 摘 要:我国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距,城乡差距问题是当前社会、政府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当前党中央和国务院针对这一问题及时准确地调整了政策方针 关键词:城乡差距;政策 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在心里一直对中国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中国有八亿农民,他们为国家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并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虽然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面貌和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由于国家方针政策、发展战略等多种因素影响,城乡差距却在不断拉大。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城乡差距并没有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而缩小反而出现持续扩大的变化。城乡差距问题是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所以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当代中国社会巨大的城乡差距和这种状况带来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国家政策。 我国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距。有些人把城乡差距的存在完全归咎于自然历史因素。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讲,在其发展的初期会出现城乡差距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城乡差距都是自然历史因素造成的,一个国家的各种政策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乡差距的存在及其大小。但我认为,在我国由于城市偏向政策因素的存在,致使我国的城乡差距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都有显著表现并呈扩大发展的趋势。由于篇幅有限,仅从经济、社会、和政治权利这几个方面分析。 1城乡差距的现状分析 1.1 经济上的城乡差距 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是城乡经济差距的一个重要表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来看,195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73元,1978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自1978年后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至2006年高达3587元,28年间上升了26.85倍。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农村居民在1978年-2006年的纯收入增长幅度远远不如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快,在大部分年份都大大低于城镇居民,而且在绝对量上差距也很大。虽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近几年来增长幅度较大,但从整体上看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仍在扩大。国家统计部门的资料显示,自1997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年下滑,由1996年的9%持续下降至2000年的1.9%,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一直保持在7%左右。2000年以来城乡收入差距之比一度超过3倍,而且呈扩大态势发展。如果把国家对城镇居民的诸如公费医疗、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最低生活保障等隐性补助考虑进去,城乡居民的收入比可能达6:1。 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是城乡居民经济差距的另一重要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城乡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在逐年提高,但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比率总体呈扩大趋势。它与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基本相同,但是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比率基本上都高于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比率,其原因很有可能是我国城镇居民享有较高的福利水平和国家补贴,从而比农村居民具有更强的消费能力。 1.2社会发展上的城乡差距 我国农村在社会发展水平上与城市差距悬殊,不仅包括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而且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公共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均有很大差距。据统计,我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仅达到41%;至今全国仍有许多农村不通公路;2005年农村普通中学校舍面积只相当于全国的33.73%、,而与此相对的是农村普通中学学生在校生人数却相当于全国的40%左右。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城市相差甚远,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城市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3年,相当于高二年级的文化程度;农民平均则为7.51年,相当于初一年级的文化程度;城市中拥有高中、中专、本科、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同城市相比同样存在明显的差距,占人口70%的农村人口只享有20%的卫生资源,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卫生资源。2000年,农民人均卫生总费用为188.6元,城市居民人均卫生总费用为710.2元,前者仅为后者的1/4。在医疗保障方面,正在开始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其覆盖的人口比例还很小,其保障水平也非常低。据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全国的实际补偿水平不足30%,甚至一些地区不足20%,仍有70%"--80%以上的医疗费用是由农民个人负担。当前我国大部分城镇居民除了享受公费医疗外,还可享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而我国农民只有7.1%的人口参加了养老保险,大部分农民不能享受现代社会保障,既没有医疗保险,也没有养老保险。 1.3 政治权利上的城乡差距 中国农民是全国人数最多的利益群体,同时,中国农民也是一个最大的弱势群体、最软弱无力的集团。即便现在城乡差距如此扩大,我们都很少听到农民自己的声音,相反许多“三农"问题的提出者并非是本集团内的成员。中国农民虽然人数众多,但只是一个松散的无组织的团体,不能很好的采取集体行动影响政策决策维护自身的利益。 我国现行《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宪法的重要原则之一,但中国农民在政治权利和参政议政上与城市阶层有很大差别,他们拥有不平等的政治权利。农民群体占全国人口的80%,但其对国家政治的影响上份量很小,在 政治生活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农民仍是现实政治的被动接受者,与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庞大比重极不相称。 人民代表大会是农民参与政治生活,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途径。1953年的《选举法》对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作了不同规定,即自治州、县为4:1;省、自治区为5:1;全国为8:1。1995年《选举法》统一把各级人民代表选举中的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数改为4:1,即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4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这样,农民首先在法律上失去了与市民的平等的选举权。由于农民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因此,当农民自身利益遭到侵害而不能通过正当的途径解决问题时,他们不得不采取非法上访、暴力反抗、报复社会等非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方式。 2国家调整政策 2.1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 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对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国家应该及时调整财政政策,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优化财政支农的投资结构。 我国政府每年对农业实际补贴率为财政支出的2%~3%。国家多次提出要加大财政的支农惠农力度,但如何执行、执行到什么程度是个问题。农村的发展是个长期的持续发展的问题,需要国家持续不断的稳定的财政支持。因此可以采取立法的形式来规范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以保障国家的财政支出的力度。在增加补贴的基础上,逐步减少对中间流通环节的补贴,实现对农业生产的直接补贴,提高财政补贴的使用效率,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2.2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长时间以来,土地一直是农村的社会保障。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面临着残酷的市场竞争的风险,以土地为基础的农村社会保障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稳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国家对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己达成共识,但对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下如何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却见仁见智。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革,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健全农村医疗、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但要真正消除城乡隔离的二元社会体制,实现城乡居民同等待遇,我们任重而道远。 2.3提升农民群体对国家政策决策的影响力 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可以促进党和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十七大报告指出,“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进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重申并决定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扩大农民在县乡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党的这一主张,都体现了国家对农民政治权利的重视。需要我们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使农民的选举权得到保障。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愿望不断增强,中国农民也不例外。给予农民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参与政治权,才能使农民更合理有序的表达自身的利益。实现城乡居民在政治权利法律上和实质上完全平等,有利于切实保障农民参与政策决策机会的平等,维护农民的利益,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德文:《城乡统筹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32期。 [2] 郭玮:《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与政策调整》,《农业经济问题》 2003年第5期。 [3] 胡功杰,焦山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中国县域经济报》2013年第7版 [4] 王永中:《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日益加剧的制度成因与对策选择》,《山东经济》,2002年第6期。 [5]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义务教育城乡差距的归因与路径探析》,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ea503be0912a21615792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