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药品控销模式分析

时间:2023-04-28 03:48: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OTC品牌药品营销模式的探索与分析

OTC医药营销可以说是合众连横,各显神通。

当前在业界,尤其是品牌工业企业,主要存在两种模式。(非品牌产品暂且不说)

一、第一类模式:控销模式。严格控制终端布局,让销售产品的终端保护市场秩序,同时也给予其市场保护。

销售盘子特别大的OTC品种,同时也是大品牌产品,基本上是终端全覆盖模式。目前尚无大品牌将流通品规拿来做控销的。这种品规是无法控制销售的,控制销售就是自掘坟墓。但是可以选择一些特别的规格来做控销。代表管理销售店,新品规在终端是选择性合作。

1 只和连锁合作。 2 连锁店+部分单体店。 3 连锁+联盟的合作模式;或连锁+部分单体店。 4 只做单体店的模式;或联盟。

总之,其总的特点就是终端可控,保护市场,不会导致终端恶性竞争,扰乱价格秩序,减少拦截。此种模式是基于市场的复杂性,比如终端药店价格的竞争导致市场混乱,以及终端产品高毛拦截等原因。解决的是终端愿卖的问题。

二、第二类模式:广告+渠道分销。如三精模式。最近由于三精董事长刘占斌跳楼,使得大家对三精制药更加关注。

数据显示,去年(2013年),三精制药支出的广告费为4.31亿元,而去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646万元,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利润为亏损2527万元。

三、控销模式利弊分析。

控销模式似乎成为当前营销的主流。这也印证了终端为王这句话。很多品牌企业都在做控销模式。当然具体如何控销,可能各有选择。

控销模式的好处很大,自然不用说了。但是控销模式也存在弊端。

弊端1:业绩瓶颈。控销与长期的业绩增长需求之间出现矛盾。随着中国药品增长速度趋于平缓以及更多的厂家将沉睡的品种上市,以及各个厂家都逐渐开始采取控销模式,那么,业绩增长必将出现增长瓶颈。原因非常简单,在终端数量控制的情况下,这些终端不可能无限制的出现增长的趋势。平均每个代表100家终端左右,基本上都是小连锁或者单体店。者全部是单体店。一个公司一般情况下招聘300---400名代表,人员数量已经很庞大了。控销终端数量为400*100=40000家。在中国420000家终端中,占比10%不到。这10%的终端客户数量是一定的。所以销量必将遇到瓶颈。

另外,各个厂家都选择终端进行控销专供,我们的非控制终端由于感受到忽视,必将成为别人的控销终端,其实就是瓜分终端瓜分市场。做控销的企业到一定时候业绩增长乏力。要通过其他办法实现业绩增长。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代表激励考核方式无法调动积极性,必将导致控制终端逐渐减少,导致销量下降的结果。

即使增加品规,用新规来做控销,但是如果考核模式或者营销政策设计上不考虑老规的话,那么最终出现的就是新规代替老规,但是产品的总营销额不会出现大的增长。(理论上解决了部分终端愿卖首推的问题,按说应该出现增长,但是实际上可能并不会增长。必须得注意代表的考核指标。

弊端2:忽略市场表现,不利于持续发展。做控制营销,导致公司战略会更加偏重于销售,重视建立控销模式,注重建立封闭管道。导致公司会投入大量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

1




都头像控销终端,换回来平均单店高产出的令人高兴的结果,但是最终会发现总体销量与业绩增长要求逐渐会显出矛盾来。也就是,采取控销的企业会有意无意或多或少的忽视市场与品牌的工作,尤其是终端品牌建设。长远来讲这更必将导致业绩增长乏力的不好结果。

总而言之,控销对于大品牌品种必将出现销量瓶颈。——如果通过市场分析,该产品本身已经进入市场成熟期,保持现有业绩,那这种模式也可。然而绝大部分企业最终还是希望销售增长,这必将是董事会的目标。

要市场秩序,还是要销量?相信大多数企业做控销的初衷都是更好的销售增长。难道这两者不可兼得?

有无更好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弊端3做控销,主要是控制终端。代表的考核模式如何解决?是根据销量提成,还是只做市场终端表现?如果根据控制终端的销量提成,代表套取费用可能会始终存在。最终突破控销堡垒。如果不以提成方式考核,则又无法实现控销的增长预期。

至少从目前看,现在还在实行控销的企业都存在业绩增长的问题,如江中制药,新品老品队伍分开;新品采取控制终端模式,老品健胃消食片采取考核终端的提成+终端表现。但是目前业绩也有下滑。

湖南九芝堂驴胶颗粒控销模式据传宣告失败。 四、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因此,对于决策者有几个问题需要深入思考:

1 公司的主要业绩来源于哪些品种?来源于什么终端? 2 公司的核心优势是什么?该如何放大核心优势?

3 公司的战略目标是什么?是维护好市场秩序?是业绩目标?是品牌?

4 公司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到什么地方最好,与公司的战略匹配吗? 5 新规格和老规格如何定位市场? 五、探讨

修正、步长模式曾经在业界挂起一阵暴风,修正模式令业界惊叹!修正抓住了市场政策的空白机会期。现在再用修正模式已经不现实了。

我们要对品牌企业的产品分开探讨:

(一)品牌流通产品:市场规模大,超过1亿元规模的产品。核心竞争优势是品牌。

模式1:品牌宣传+终端展示+铺货。

考核:重点终端销售业绩+终端展示+铺货。

(现在很多企业不考核铺货,笔者以为长期看导致铺货下降是必然的。

模式2:品牌宣传+终端展示+消费者教育活动 模式3:品牌宣传+渠道分销(不做终端)

不管哪种模式,从产品策略来讲,肯定要对终端进行分类管理,连锁、单体、医疗等。 (二)新品

新品采取终端控销模式导入市场,培育市场是可以的。但是控销是相对的。业绩增长的需求和销售瓶颈是必然的。所以如果一个销售负责人始终抱着控销的固有思维一层不变的操作,必将走入死胡同。

模式1:老品+带动新品。新品可以纯粹作为老品的市场费用投入。内部结算。 考核: 品牌宣传+老品终端表现+老品铺货。 模式2:新品代理

考核:底价结算模式。

代理模式很难做到控销。主要是借助代理人的市场资源实行强强合作。 模式3:新品终端店员提成模式。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fa6e51e7d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