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而个人行为只是整个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的一部份。了解个人行为,就必须先了解群体行为。社会是一种动态的实体,是经由持续的沟通、互动过程形成的。符号互动论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作为符号互动论的核心概念的“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等,甚至个体的动作和姿势也是一种符号。通过符号的互动,人们形成和改变自我概念,建立和发展相互关系,处理和应对外在的变化。 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学者詹姆斯(W.James)和米德(M.Mead),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H.Brumer)。 (一)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 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于事物自身中。 3.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二)主要观点 1.心智、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三者的形成与发展都以使用符号为前提。如果某人没有使用符号的能力,那么其心智与自我乃至社会则处于混乱之中,或者说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2.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就是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人际符号互动是通过自然语言进行的。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与社会。 3.一l、5,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个体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 4.行为并不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而是在行动的过程中自己“设计”的。个体在符号互动中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事。在此限度内,个体可依照自己的目的处世行事。 5.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和制约。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个体不断地解释所见所闻,对各种事物赋予意义。.这种定义过程或者说解释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 6.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的互动中,协商的中心问题是双方的身份和身份的意义。个体和他人的身份和身份的意义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动过程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01d5f22cc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