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认为“社区”一词的出现与社区文化的兴起,两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联。社区和社区文化能凝聚人心,增长综合国力,提高人文素质,有沟通协调、规范整合、融合传承等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社区社区文化功能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家的经济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沿海地区,其物质生活的提高引起了世界瞩目。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撤乡镇设街道,并村设“居”,使农民变为“居民”。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农村和城市齐驱并驾,社区这个特定的地域空间、最基础的社会单位随之出现,继而生成及发展了社区文化。它有沟通协调、规范整合、融合传承等的功能和作用。这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和城市发生深刻变迁的真实写照。 一 社区一词,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学的新词。在汉语解释中,它由两个相对独立的词构成,核心是社。《管子•乘马》说“方六里,名之曰社”,指的是人群聚居的区域。西晋人杜预对《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 。社群主义的价值观强调集体权利、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强调家庭、社区和国家的价值及其相互协调的关系,他们倡导爱国主义,主张用公益政治学替代新自由主义的权利政治学。社群主义的勃兴,对于推动社区文化的建设项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 社区是一个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社会学家在论及“社会”基本定义时认为,社区得以成立,除了一定地域范围的人群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共同的“文化认同”,而达到文化认同的基础便是社区意识。社区意识是社区的灵魂,是衡量社区居民对所在社区的文明认同和参与程度的重要尺度。要强化社区意识,打破社区内“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首当其冲的则需要加深了解,相互沟通,增进交往。社区通过举办主题演讲比赛、家庭文艺演唱会、中老年健身操展演、读书会、书画作品展等多种文体活动和展览,以此为联系、沟通纽带,吸引广大居民群众踊跃参与。由了解到认识,沟通心理,传达信息,以达到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默契和理解。 社区通过多种途径的沟通和协调,共同营造了一种和谐、亲善、温馨的氛围,融洽了人际关系,逐步增强了全体居民对社区的文化认同感和家园归属感,由此促进了社区文化向更高层次的健康发展。 三 文化既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影响社会政治发展与稳定的非经济因素,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无形的软实力。社区文化是一个社区居民群体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特征,也是社区构成的基础性因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一个社会文化形态的具体化或具象化。中国古代提出“安其居,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农耕社会的社区文化理想。在当代中国,建设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目标相一致的社区文化,应该包容我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民主精华。 社区文化包括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价值取向、方言语汇、情感态度乃至人际关系等等实质内涵。社区文化的状态,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文化素质和文化发展水平,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从一定角度而言,优良的社区文化是现代社会的粘合剂、润滑剂,它可以使社区群体保持的安定、祥和、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围,并由此对经济、政治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一个文化上被扭曲的、被污染的社区,将成为社会的毒瘤。因此,社区文化是区域文化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文化建设的基本着力点。把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放在社区文化上面,既抓住了文化发展的关键,也体现了执政者的远见卓识。 四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现代化转型的时期,新旧交替社区新的平衡机制尚未建构,现代生活的日益紧张化和经济活动的日益竞争化,不断滋生出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社区文化建设能充分显示规范、整合功能,及时缓和与化解当代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如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戒毒问题,失足青少年教育、就业、邻里纠纷等问题。现实中,一切不安定因素缘起于心态不平衡,一些社会矛盾或冲突,往往在板着面孔的训斥中只会火上加油,而落成生根,处于宽松的社区氛围中,在社区居委会人员春风化雨般的劝导下,却会一下子冰释烟消,这便是新社区的“魅力”。 一个社区,作为城市或农村的一个“小社会”,不管生成历史长短,都具有共生系统的全部内容和形式。千差万错、南腔北调的人来到社区,安居社区,在同一特定的生存空间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有着共同的生活天地。社区通过组织化或非组织化的文化整合,优美、整洁的生态环境的熏陶,使社区居民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树立起高尚的精神追求和自律规范,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机制,本身就是最好的文明规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13faaec0b4c2e3f572763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