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人物以及故事 陈丹青《多余的素材》已经出版多年,当年为了赶时髦装文艺买了一本束之高阁,而现在怀旧情绪泛起的碌碌生存空隙间,本文作者希望借由一本书的陈述,在忆叙中将时代含蓄地推回当下。而《多余的素材》中呈现的时间维度,恰好暗合了编者对刻意怀旧的期许。 业余之余的专业 《多余的素材》是2021年陈丹青归国前夕完成的随笔文集,彼时鲜有人谈论他的文学作品,文集的出版也是历经周折。倒是近年来,随着他越来越多的参与文化活动,作为“出走清华”事件的主角、频频演讲爆出经典段子,《多余的素材》才像被读者遗忘在幕后的一角,重新被打上追光,逾七年广西出版社推出了再版。 《多余的素材》的精彩,恐怕在于复活了许多记忆,笼络了诸多人心。弄堂、竹榻、花睡裤、夹脚拖、饭米穗、煎馒头、小馄饨是一,城隍庙、淮海路、大世界、煤炭炉、抽水码头、有轨电车是一,邱岳峰、祝希娟、胡兰成、赵丹、于是之、鲁迅又是一,这些陈丹青少年时遇到的事,经历的人,见过的场景,有城里城外的比较,有国内国外的对照,有青年的见闻和壮年的思考,这些回忆因笔触间经年累月的地点穿梭和时间更迭,而变得“有趣有味”。作为青年人,笔者不得不承认,也许对地域、年岁我是缺乏共鸣的,但字里行间的故事倒像一幅幅老照片,纪实,感动。 陈丹青认为自己的绘画、写作、文艺批评都属业余,抛开与艺术相关的行当,这本书与艺术毫不沾边的称为回忆录也罢,散文集也罢,纪实文学也罢,却是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的写作。文风读来像个民国年间沪上穿着长袍的老派文人,有滋味有嚼头,一语概括:很怀旧,很民国,很丹青。仔细回味,《多余的素材》倒像是绘画形式之外的表达,文学史与艺术史的发迹并行不悖,七十年代文学的伤痕、寻根、本体论,美术家的现代主义,如今素材交由一人并行完成,恐怕更是公众的福气,写作与绘画,文字与色彩,雅俗皆宜。 地点之上•人物之间•故事之外 再版的前言里,陈丹青提到一版时的耽搁是由于“某些敏感内容”。书中《我的第一次油画风景》里,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曾质问丹青:“为什么偏偏要画它?你画的调子又灰又暗,哪里看得出是我们社会主义新中国?”此情此境,一种经历过政治运动的心有余悸,一种事态之外看客的无奈,一种从打到“黑五类”泥淖里挣脱出的心酸,种种心境让陈丹青五味杂陈。素材里搜集了很多人,或大或小,趣闻逸事,细细雕琢。有的冠以“第一次”,意味着第一人称的记忆,肖像写生、风景写生、油画写生、祖父祖母、曼哈顿的老上海、谢晋元的老部下,无刻意的修饰,作者只是平易地表达记忆。也有基于素材文本的塑造人物,像沙着嗓子大声说“我最得意的演出是《武训传》”的赵丹,像为青年宫朗诵班作的邱岳峰,像民国间弄堂里有钱人家的钢琴声。这些人物像等待整理的素材一样,被倾置于纸面,不加评论,留给观者设身处境有感而发,阅读时的感觉如同观画,走进去放映一段往事,回想一个时代,接触一个人。 陈丹青笔下的地点,多伴随着故事,纽约的街头是讲述解放前驻防上海的美国兵;下乡插队的赣南山沟里,念叨的是大上海的牛肉清汤蟹壳黄;台中街头说的是淮海战役初期的“徐蚌会战”。从上海到纽约,从江西到苏北农村,从民国风采到尼克松乒乓球外交,从文化大革命到知青返乡,过去与现在重叠交错,精彩的细节至俗至雅,好似闷热天里的一碗热干面,实属阅读的快感。 读陈丹青的书如同交朋友,这些素材的讲述像一次倾心而为的介绍,生动而立体,有与他旧缘的大师级人物,有曾经互相慰勉的画界之交,有太多隐于历史隐于想象的人和事,当然更多的是关于艺术界,关于历史。陈丹青作了一剂引子,所思所想所得倒全是读者的事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01de04d00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