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谢陈季常惠一揞巾》“夫子胸中万斛宽,此巾何事小团团”古诗词阅读理解

时间:2022-11-25 19:10: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苏轼《谢陈季常惠一揞巾》“夫子胸中万斛宽,此巾何事小团团”古诗词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谢陈季常惠一揞巾

苏轼

夫子胸中万斛宽,此巾何事小团团 半升仅漉渊明酒,二寸才容子夏冠 好戴黄金双得胜,休教白苎一生酸。 臂弓腰箭何时去,直上阴山取可汗。

【注】陈糙,字季常。年轻时曾与苏轼游,并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后隐于黄州之歧亭。惠,惠赠。揞巾,宋代的一种巾帽。小团团,即小团”“小团月,宋时著名的茶饼。陶渊明曾酿酒,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汉代杜钦,字子夏,喜戴小帽子,人小冠子夏得胜,巾帽上的金属佩环,宋时武将凯旋时戴在头上的饰物。白苎,白色的苎麻,也指苎麻布制成的衣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先盛赞友人胸怀极为宽广,再以比喻写他送给自己的揞巾很小。 B.领联运用典故,采用戏谑的口吻描写揞巾,半升”“二寸都极言其小。 C.颈联叹息揞巾太小,且用白苎做成,无法承受一双得胜佩环的重量。 D.诗人借题发挥,由小小的揞巾生发开去,倾吐自己郁结在胸中的块垒。

2.尾联在主题上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 【答案】

1C

2从表达情感上看,本诗尾联的含意为何时能够用身上携带的弓箭到边塞取得敌军将领的首级,表达了渴望被朝廷重用,能够抗击外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江城子·密州出猎》的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婪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的敌人一扫而光,和本诗在主题上异曲同工。从思想内容上看,本诗的尾联与《江城子·密州出猎》的结句都表达了诗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无法承受一双得胜佩环的重量无法承受错,颈联的意思是说,揞巾上适合系上凯旋时的一双佩环,意在表述自己无人赏识,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充分理解本首诗的尾联和《江城子密州出猎》结句的意思,然后再 归纳该诗句在内容表达、情感抒发、主题揭示等方面的相同之处,进而体现异曲同工之妙。

从表达情感上看,本诗尾联意思是说:何时能够用身上携带的弓箭,披挂上阵,径直到边塞取得敌军将领的首级。句中的何时,体现诗人对抗击外敌建功立业的渴望;”“等动词,直接抒发了诗人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和英雄气概。《江城子·密州出猎》的结句意思是说: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婪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的敌人一扫而光。句中的”“”“三个连贯的动作,勾画了一个动感鲜明的特写镜头,诗人以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直抒抒发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和本诗在情感抒发上异曲同工。

从思想内容上看,本诗的尾联在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之时,也蕴含着得不到朝廷重用的苦闷。尽管如此,但诗人仍然想要实现为国建功的政治理想,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也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借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结句通过渴望建功立业,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十分鲜明地表达了爱国主义的主题。和本诗在主题上异曲同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0452ccce6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