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研究生交流活动的建议

时间:2022-12-15 01:26: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学研究生交流活动的建议

一、突破狭窄的专业眼界

本来,社会职业分工、工作职能分工,有助于工作改进和社会进步,不过,就个人发展状况来说,如果长期、甚至终身从事一种职业,从而对别种职业、别种职能,越来越不注重,越来越无知,便成为马克思所谓“职业的痴呆”。本来,专业不同于一般技能性、服务性职业,在于它以专业理论与技术为基础,而一般文化知识与理论又是掌握专业理论的前提。按理,专家不致成为“职业的痴呆”,不过,专业视野狭窄的所谓“专家”,也难免成为“专业的痴呆”。本来,每一门科学,若就一方面实行研究,成就有限,不过,我们喜欢找事做,把教育理论越分越细,使其碎片化。比如研究教育社会学,又细化为课社会学、管理社会学等。一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有局限的学科,实行专题研究虽有必要,而细化为很多分支,每个分支学科的研究,即使颇有见识,那种见识,弄不好,便犹如“从门缝中看教育”。 我们现在要突破这种状况已经很难了。为什么很难呢?这样说吧,如果你将来在教育学系或别的什么系工作,我们习惯了各自所谓的专业研究方向,也习惯于不逾越界限,“插手”别的领域。这就造成了狭隘的“专业圈”。大家也知道,我们每个“圈”的师资很有限,缺少相互探讨的文化平台,这就限制了教育研究的深入,以及教育工作者的进步。所以我们一再呼吁打破这个藩篱。我们三位教师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专业方向。同时,老师在各自“圈”内,要突破这个局限也不容易。走熟路是比较容易的,要有所突破,就很难了。不过我们相信,你们是有潜力的,明智的选择能够突破常规。 二、把“研究对象”当做“事情”研究

专业划分虽有必要,不过它毕竟是人为的,而每种“教育活动”是整体。其中所谓“课程”,或“德育”,或“教师教育”,以及其中的举措,事实上都是教师日常工作中在做或理应做的“事情”。与此相关的“概念”,不过是同一种事物内在性质的抽象,各种命题,是不


同事物之间关系的概括,各种“价值观点”,无非是对既成事情作应然状态的判断。问题在于我们这些人,一向是从书本上讨论生活的角色,也就容易忽视理论中涉及的“事情”,从而成为“学究”。现在,我们几位老师开始意识到这种倾向,故希望在我们的研究中,注重一些“事情”。我们注重的一些研究,要打破以往的陈规,不单在“概念”上兜圈子,要研究概念反映的实在的“事情”,研究课程领域中正在做和理应做的一些“事情”,我们注重问题的一个特点,就是研究“事情”,研究课程方面教师做过的“事情”,这样就使得我们的教育学、教育研究比较贴近现实。但是,我们又不拘泥于具体的“事情”,我们研究的是相关的基础知识。 三、形成规范地讨论问题的学术风气

我常常和我们的研究生实行切磋,感觉研究生在学习之中没有问题。没有问题怎么能够深入呢?即使提出一些问题,也是偶然的问题,拍脑袋想出来的,不见得是真问题。如果打算在这个论坛上交流,那就得有问题了,一定要做好准备。到时候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讨论,大家就知道你提出的,到底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你所做的资料准备是否充分。这也算是大家将来做论文的一个准备。这比开题报告要实在得多。当然,也不需要做得非常正规,这毕竟是一个业余活动,目的是大家能够通过这种形式实行交流。我们的论坛活动理应要形成学术研究的氛围,如果讨论问题不上路,即不靠谱,东一榔头西一棒,这种讨论比不讨论还要糟。讨论要慢慢形成一种学术氛围,大家要对准问题思考。那天黄老师上“学校性质”这堂课,我听到有些同学扯到“xx功”之类问题。与主题没相关系,离题了。所讨论的应是一个问题,否则就成为无谓的争论。确定真问题后,还要思考怎么看这个问题,否则就陷于无谓的空谈。

我们要慢慢学会分析问题,要有针对性。以前我们教育学系瞿葆奎先生主持的“学术星期六”就形成了一个很好的风气,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发言,都不客气,对事不对人,大家也都不介意。我们研究生过去论文答辩的时候,也是意见非常尖锐,大家都习以为常。我们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1cfb572bf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