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档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 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习。数学活动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经验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概括或发觉有关数学结论的过程。例如教学(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时,我在新授前将设计这样一段情境:同学们,你们了解吗?在我们的身上也有很多有趣的比,如人的胸围的长度与身高之比是1:2,将拳头滚动一周的长度和脚的长度的比是1:1,人脚的长度与身高的比是1:7。当人们了解了这些,又掌握了这种奇妙的本事后,去买袜子只需要把它绕圈一周就了解何适不适宜了,而侦察员就能依据罪犯脚印的长度推测出身高。你想拥有这种本事吗?这种奇妙的本事就是我们这节课所研究的内容,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鼓舞,共同体验成功的愉快。例如在商量“圆的周长是不是直径〞时,有的学生运用直观的“看〞、“比〞或“量〞的方法来推断半圆弧比直径长,而有的学生却运用“两点之间的曲线比线段长〞来推理,这是两种不同水平的思维。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从具体思维水平又引向抽象逻辑思维水平,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展。象这样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猜想,在操作中验证,在交流中发觉,在阅读中理解,使课堂形成多方的互动,多向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态度、思想、方法,是一种探究的品质,这对他们后续知识的学习将有较大的影响,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根底。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273aac40a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