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的特点及运作流程管理措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PPP项目的特点及运作流程管理措施 要想对PPP项目的运作流程管理做出有效的管控,那么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项目的识别和筛选工作引起重视,按照当前市场运营规律,对市场化的项目内容进行精确的区分。而在合作伙伴的选择过程中,应该按照核心能力和诚信方面的内容来进行判断,同时通过财务、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做出一个综合,选择合适的社会投资者。 根据相关的文件内容可知,在公共服务领域进行PPP模式的时候,可以将市场的机制全面发挥出来,对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进行提升,帮助公共利益实现最大化的突破,同时在应用上,还可以打破行业的准入限制,激发出地方的经济活力和创作力。在大好的发展形式下,政府对于其模式的运作,也感受到了一些掣肘,并且一些市场决策的作用,也未能得到有效的发挥,甚至还存在着认知误区,所以在以后的发展里,也必须要将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的理念融入其中。 一、PPP项目的识别和筛选 关于PPP项目的发展目标设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一些认知差异。在运行PPP项目模式的时候,中央政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尽可能地满足公共需求,帮助地方政府改变职能;而地方政府则是由于财力的限制,更多的是希望能够藉由PPP项目模式可以消除一些债务压力,有些甚至是为了进行融资,所以地方政府希望所有公共项目都能够成为PPP项目,所以要求也相对较低。但是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并非是所有的公共技术设施项目都适用于PPP模式,所以进行识别和筛选工作,也是很有必要的。 1.完全市场化的项目 在进行PPP项目模式的时候,要将其中所有建设项目,按照市场化的程度来进行细分处理,使得完全市场化的项目,在总体中占比为50%左右,同时也应该采取市场化的手段来进行管理,交由到社会资本的手中来进行运作,政府的职能,要用在优化市场环境的内容中,通过行政审核、许可、备案等手段来对整个内容进行掌控。 2.使用者付费不足的项目 对于那些使用者付费不足,政府可以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补贴,并且按照PPP的模式来对整个项目进行规模化的运作,这里所针对的也多是狭义的PPP项目。会占到整体建设项目的30%,这类型项目的灵活性较强,投资规模较大,且具有长期的稳定需求。按照特许经营的内容,适用于燃气、供电、公路、医疗和养老等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对这类型项目进行PPP模式识别的时候,需要避免三类项目,一类是方案不够清晰,一类是项目经营年限和后期维护成本缺少系统化测算,还有一类则是盲目提高政府补贴标准的随意性项目。 3.政府付费类项目 对于政府付费类项目,国家发改委有明文规定,政府可以通过服务购买的方式来引入一些社会资本,然后在运营期向这些社会资本支付费用。这种类型的项目可以对政府的财政压力予以缓解。在利用PPP项目模式进行识别和分析的时候,需要对运营期内的财政收支情况进行评估,关注那些潜在的风险内容。在对流程进行管理的时候,首先可以将政府付费类PPP项目和土地的出让收入挂钩,其次是构建一套政府付费类PPP项目和周边土地进行联动开发,降低长期性的财政风险。 二、PPP项目合作伙伴的选择 在运行PPP项目的前期,投资额度较大,且整个项目的运营周期较长,具有较大的风险,所以在运作流程管理的时候,政府可以和社会投资者建立起“共赢”的合作关系。 1.合作伙伴的类别 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其牵涉到的环节较多,像融资、设计、施工、管理、运营等方面,都需要合作伙伴的参与,在不同的阶段,合作伙伴需要承担不同的职责,要想在整个运作流程中发挥出良好的作用,那么必须要组建一个PPP项目的合作团队,这样才能对实际质量,以及后续的效益作出保障。在项目运作的过程中,可以将合作伙伴分为核心合作伙伴、一般合作伙伴,以及边缘合作伙伴这三种。核心合作伙伴是进行PPP项目运作的主体存在,同时也是项目的风险承担人和决策者;而一般合作伙伴主要参与到PPP项目各个运行环节的工作中,能够对项目的运作起到重要影响,像银行、承包方与运营商之类的;而边缘合作伙伴主要是参与到项目的某一个环节,对项目整体的成败不会起到较大的作用,像担保机构、供货商。 2.选择合作伙伴的原则 在对合作伙伴进行选择的时候,首先需要遵循核心能力的原则性内容,项目运作要兼顾社会上的资本收益和公共利益,并且在二者之间寻求到一个平衡点。在PPP项目运作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对社会投资者的优势内容进行整合,像融资能力、项目策划能力和运营能力等,这些资源优势必须是政府部门所欠缺的内容,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应该根据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进行选择。第二点则是信誉原则。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应该选择那些社会信誉和商业信誉较好的企业进行合作,并且在项目运作的过程中,也应该加强自身的诚信建设,这样才能推动PPP项目的有效运行。PPP项目的运作时间较长,其中很可能会出现政策变更、负责人员调动的情况,为了对社会投资者的收益做出保障,必须要加强自身的法制建设和诚信建设。 三、PPP项目的流程设计 在PPP项目运作的过程中,会涉及到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社会投资者,以及承包商之间的博弈,所以需要就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寻求到一个平衡点。繁杂的项目运作程序和多元化的风险控制需求,也会给管控和流程简化之间带来矛盾。 1.在流程简化和流程控制之间寻求平衡 简化流程可以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而进行流程控制则是为了对风险进行规避,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是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首先,在对流程进行简化的时候,不能超出项目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在项目的识别和准备阶段,其操作流程难以简化,所以在项目运作模式成熟之后,可以总结相关的操作经验,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对那些经常出现、风险较大的项目内容进行流程上的控制,而那些风险小,且出现不频繁的内容,则可以省略。其次,要对审批的流程进行简化,建立方案联评联审的机制,用以对审查工作的效率进行提升。 有关部门也应该简化办理的手续,优化整个办理程序,加强相关的服务内容,减少PPP项目的流程审批工作,在提升项目风险的同时,简化整个工作流程。 2.完善PPP项目的标准化工作流程 在前期的项目管控中,不管是社会资本还是政府资本,都应该按照财政部的顶层设计与制度规定,来完善前期的准备工作。对于那些内容较为复杂的PPP项目,可以为其量身制定出竞争性的磋商采购方式,对政府的采购需求进行明确,同时在完成磋商工作之后,要形成一个条理明晰的采购文件来,让所有的投资人,根据其进行综合的报价与审核。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政府和行业的实施机构专业力量不够,那么可以聘请一些中介机构来进行处理,达到相应的基础支持。在操作流程中,首先要确立标准化的PPP合同语言,对参与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规范,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其次要利用明确的制度内容,对合作伙伴之间的责任展开明确说明,确保政府具有和社会投资者同等的法律地位。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各地都对PPP模式进行大力推行,借助市场化的工具和手段,将财政资金的运用发挥出杠杆效果,并顺势引导社会资本流入到公共服务的领域之中。 参考文献 [1]王丽娅.PPP在国外基础设施投资中的应用及对我国的启示[J].海南金融,2003(11). [2]刘志强,郭彩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入PPP融资方式探讨[J].建筑经济,2005(6). [3]柯永建,王守清,陈炳泉.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分担[J].建筑经济,2008(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2c9da97ef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