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画竹歌并引》唐诗鉴赏 画竹歌并引 白居易 协律郎萧悦善画竹,举时无伦。萧亦甚自秘重,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知予天与好事,忽写一十五竿,惠然见投。予厚其意,高其艺,无以答贶,作歌以报之,凡一百六十六字云。 植物之中竹难写, 古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下笔独逼真, 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拥肿, 萧画茎瘦节节竦。 人画竹身死羸垂, 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 不筍而成由笔成。 野塘水边埼岸侧, 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 萧飒尽得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似画, 低耳静听疑有声。 七茎劲而健, 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 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 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萧郎老可惜, 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 从今此竹尤难得。 白居易诗鉴赏 竹子挺拔秀立,生命力强,加之有志向高洁,卓然不群的象征之意,历来是文人墨客丹青画手乐以歌咏描绘的对象。白居易这首《画竹歌》,通过对好友萧悦所画竹枝的再现与评价,赞扬了画家的高超技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思想。 协律郎:官名,正八品上,属太常寺,掌管音律。萧悦:兰陵(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人,善画竹。在杭州住过一段时期,与白居易过从甚密。 诗的开头四句落笔平直,首先告诉读者,竹子是最难以描绘的一种植物,古往今来,多少丹青妙手为此耗尽了自己的毕生心血,却鲜有画得和真竹相似者。而协律郎萧悦却独能下笔逼真,可谓绘竹第一人。于是,读者自然会问,既然竹子如此难画,为什么萧悦独得画竹之秘,成为古今第一人呢?他的画究竟好在哪里呢? 接着,诗人从三个方面表现萧画的非凡不俗之处: 一是将萧画与他人所画作对比,从而表现萧氏所画生机勃勃,枝活叶动,秀拔耸立;而他人所画竹身粗壮,臃肿不堪,枝叶萎靡,毫无生气。这是从侧面,以他人之画的拙劣来衬托萧画的不凡。其二是正面描写萧画竹子的环境、神态。野塘水边,埼曲岸侧,森森然有竹两丛,挺拔秀立。所谓“野塘水边埼岸侧”,是极力表现画面的野趣、奇趣。因为野塘曲岸,更容易形成一种远离人间烟火、超越世俗的气氛,与人格化的竹枝更相吻合。下文“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是从画面的细处描写,是画中竹枝的特写镜头。婵娟是形容竹子神态的秀美,左思《吴都赋》: “ 其竹则..檀栾婵娟,玉润碧鲜。”不失筠粉态,是指其逼肖真竹,表明图画连青嫩带粉的鲜态及在风惊烟锁的特殊环境中,摇曳多姿、萧洒脱俗的婀娜神态都毕现无遗。由于画得如此逼真,竟使诗人怀疑这不是画,而是真实的生长于泥土之中的竹子了,他回忆起在天竺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3c5310748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