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分析与阐述

时间:2023-03-05 02:08: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红高粱》通篇都是由作为孙子的“我”充当叙述者,而构成了故事时间的红高粱地里的那一场战斗则是通过父亲“豆官"的视角呈现的,但在逆时序的叙述中视角的承担者则有所变化。请就以上情形结合《红高粱》文本分析小说中叙述声音与叙述视角的变化及其组合,并指出其功用。

1《红高粱》中爷爷"奶奶"的传奇人生不由叙述者直接叙述,而是由故事外的提供声音,故事内人物我父亲提供叙述眼光,爷爷奶奶高粱地里的爱情故事设置"的追述之中,将先辈们墨水河畔的抗日故事界定在我父亲的回忆之中.面对爷爷奶奶的传奇人生,的叙述声音是当代的,我父亲的叙述眼光是历史的,父亲由于年龄、时空、观念的差距而产生不同的认识。这样,《红高粱》就从不同角度展爷爷奶奶等先辈们历史故事的多元性,这与新历史小说所追求的叙事效果有关 2。然而,《红高粱》不仅将"作为一个公开露面的叙述者,而且还创设了独特的叙述视角我爷爷我奶奶”――的叙述声音为基点前瞻后顾,通过对叙述焦点爷爷"奶奶故事的不断交错返回,的现实与爷爷奶奶的历史拼贴在一起,建构现实与历史、现在与过去的对话

3用人称的变化带动视角的变化,把人称和视角结合起来创设了我爷爷我奶奶这种独特叙述视角。 作者形式上是将叙述视角定位在第一人称“我”的位置上,以“我”的口吻叙述祖父母余占鳌、戴凤莲和父亲豆官的抗战经历,但在叙述中,叙事人又突破了第一人称的限制,栩栩如生地讲述了解放后出生的“我”根本无法亲历的故事.作者实际上是将叙述岔入了父亲豆官的视角,或者干脆甩开第一人称视野,在第三人称全知叙述中展开叙.这种特殊的叙述方式,一方面使整个作品看上去是“我”在叙述自己家族的故事,给人很强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另一方面又获得了第三人称全知叙述那种视野的开阔性.

2、结合文本分析《红高粱》的时序构成与叙事速度及其功能。 红高粱采用的是逆时序.在叙述伏击故事的剩下部分是,又并不是完全按照墨水河之战的故事依次叙述,而是在这个战争中间进行切割,也就是暂时中断关于战争的叙述,而将这以前的故事进行叙述,如叙述“我奶奶"的出嫁.叙述的每一次搁置,造成一个悬念和诱惑,勾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叙事速度是慢序,《红高粱》中余占鳌领队伏击日军运输队,是一个叙事序列,这个序列常常被叙述者豆官和平时期生活片段的回忆打断,也被叙述者“我"随时插进来的议论、评价、解释所打断,道出故事的前因后果,在多层的复杂叙述层次上完成这个叙事序列的叙述。这样写,使得作品结构变得复杂,使读者在纵横交错的轴线上进行审美观照。 3、分析《红高粱》的引语模式及其在文本中起到的作用。

《红高粱》的引语模式有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回忆“我奶奶"以前的事情时,故事中的人物之间的对话一般采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相结合,有时候回到“我"的时代,我听到一些长辈讲述我奶奶和爷爷的故事时,一般使用自由间接引语.把握住各个细节,强调真实感。使读者卷入,实现小说人物与读者交流的直接性,反应人物之间的关系,反应说话人的内心感受,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像空间,蕴涵作者观点,很好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

4、阐释“红高粱”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解读《红高粱》的英雄原型与时间观念.

作为这篇小说精神主体的是强烈的生命意识:对带着原始野性、质朴强悍的生命力的赞美,对自由奔放的生命形式的渴望。体现了北方中国农民旺盛的生命力。红高粱,就是这种生命意识的总体象征。

英雄原型是古典英雄类型的,具有小人物的英雄性格。他们无力抵抗任何侵害,却有力


量在任何侵害面前坚持自己的精神.他们在与日本人抗战的时候,他们虽然只是弱者,但是他们的意志却支撑着他们的坚持,依旧按照自己的选择前进 时间观念:退化论的时间观念。“我”作为后代的子孙,来讲述先辈的故事,使过去的历史同现实保持了密切的联系.这个叙述人的设置,既表现了不肖子孙在生命形态上的‘种的退化’的哲理思考,祖父母辈人物和他们充满生机的生活,构成了最有光彩的一部分,父母一辈和“我”的同代人则显得麻木萎缩,作者在几代人的对比中,鲜明地表现了对生命之力的崇敬、赞美和对种族退化的深深忧虑。

艺术的角度看,小说打乱时空结构的意识流式的叙述方式对于当时的读者来说已不陌生。它最大的突破,最借鉴马尔克斯等人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以奇特的感觉为动力,改变客观事物的存在形式,把静态的变成动态的,把无生命的变成有生命的,使读者从习以为常的事物中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3e0081aa4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