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从小诚实守信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它将给人带来成功和幸福。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和幸福,自然就希望孩子成为诚信可靠的人。这一讲,我们将与家长对诚信这个话题进行探讨。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今中外,人们都崇尚“诚信”这一美德。诚信的民族和人民受人尊重。中国是礼仪之帮,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有关诚信的感人故事和名言。《论语 子路》中就有“言必信,行必果”的句子;晋代的葛洪在《西京杂记》里就有过“至诚则金石为开”的论述;吴兢在《贞观政要》中曾经说过,“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信之为道大矣”。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历史上还有许多感人至深的诚实守信的故事。 小“神童”晏殊的故事也被人们传为佳话。宋景德元年,14岁的晏殊被皇帝破例恩准参加了殿试。若殿试考卷合格,经皇帝亲自圈定,那就能成为进士,当了进士就可以做官了。殿试是在皇城里崇政殿举行的。这天,京试初次录取的一百多名读书人,诚惶诚恐地参加了极其严格的殿试。因为晏殊是特别保奏的江西小“神童”,所以殿里另设了一个考棚,让他参加考试。考试命题当众宣读了三遍。晏殊紧握着笔,竖起耳朵仔细聆听。他就要平生所学,写出一篇大文章。突然,晏殊扑的一声爬下凳子,走到殿心跪下。皇帝不知何事,以为考题太深,晏殊写不出来。可是小晏殊镇定地告诉皇帝,这个考题与他十天前所作的一篇文章完全一样。接着不由分说地流利地背诵了他所写的旧作。果然纵横捭阖,文采风丽。皇帝听后大喜,不但喜欢他的锦绣文章,更喜欢他的忠厚诚笃。晏殊要求为他另外出题,皇帝破格录取了他进翰林院,从此平步青云。 这些故事都成为千古美谈。示信于人,所以能得人;示信于国,所以能得国;示信于天下,所以能得天下。所以老子重视戒除“轻诺”,孔子重视“讷言”。 诚信是一轮金赤朗耀的圆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摇摆不定、失去平衡的生命会立即趋于平衡;诚信是高山之巅的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伪,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诚信与人生快乐和成功相伴 1.讲诚信的人会赢得更多的机会和朋友。少年儿童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加上日常形成的好习惯会大大有助于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学会守信,它会成为人一生享之不尽的财富。将来走向社会,守信会为他们赢得更多的机会和朋友。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若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周围人的承认,就应好好利用这个法宝――守信。 2.“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但丁这句名言提示了这样一个真理――欺人的人必将自欺。现实生活当中,确实存在着一种人,平时总爱习惯性地许诺这个,承诺那个,可事实上却经常失信于人,最终失去了大家的信任,对这种人大家也就敬而远之了。不守信用,自食其言的人终会遭到人们的唾弃和鄙视。 有这样一件事,一群好朋友想去郊外野餐,想借一辆车。其中一个人信誓旦旦地说他可以借到一辆车。等到了出行的那一天,大家都兴致勃勃地作好了准备,来到了约好的地点。那个答应借车的人却把这事忘到了脑后。朋友们都很扫兴,渐渐与这个人疏远了。 诚实守信是美德。我们每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以诚为本。在做一件只有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情时,你诚信与否,将折射出你灵魂的崇高与卑劣。比如说,在没有监考的考场中,你手边恰好有你不会做的那道题的答案;在监视器坏了的超市,你看中了一样小东西又没带足钱……,或许“作弊”能给你带来虚荣心的满足;或许“顺手牵羊”会给你带来计划外的收获。但是,你所失掉的,将是非常宝贵的品格――诚信。诚实对自己负责;讲信用,对他人负责。所有的背囊中,惟有诚信才能引领你走向崇高;惟有诚信才能让你在这个花花绿绿的大行世界中,从容面对他人;惟有诚信,才能让你的灵魂闪耀;惟有诚信,才能让你的灵魂得到升华。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不失为一种做人的美德。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呼唤诚信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是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中国将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 合作,加快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制,规范市场秩序。 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谁能够扛起“诚信”这面大旗不倒,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国际知名品牌海乐集团提出的“真诚到永远”的理念,可谓道出了企业常青常新的秘诀。海乐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可见海尔人真诚服务的一斑。 1997年某日的一个清晨,海乐洗衣机公司驻昆明售后服务站服务人员秦冠胜接到云南昭通市洗衣机用户刘平章的电话,请他上门服务。此时,适逢大雨滂沱,秦冠胜毫不犹豫,披上雨衣去了车站。公共汽车在沟壑纵横的山路上颠簸了16个小时,夜间11时在距昭通市27千米处遇到意外险情,公路前方山体滑坡,泥土沙石飞流直下,惟一通往昭通市的交通线路被切断了。公共汽车司机为乘客着想,决定原路返回昆明。秦冠胜没听劝阻,毅然下画,坚持步行前往昭通市。茫茫黑夜,风雨交加,秦冠胜一步一个趔趄,无数次地爬起,置生死于不顾,坚持朝用户所在地走。翌日凌晨4时到达昭通,考虑到用户此时正在休息,秦冠胜在传达室等候到上午8时才登门去为用户服务。用户刘平章早晨醒来,己从广播中得到昭昆线上发生山体滑坡导致交通中断的事情,当秦冠胜站在他面前时,他感到十分意外,得知原委后,这位南国汉子猛地抱住了刚强的海尔人,泣不成声。 为了履行对用户的承诺,秦冠胜在泥泞的山路上徒步走了4个多小时,险些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样诚心,当然能感动“上帝”。 “诚”字怎样写?海尔集团的做了一个很好的解释:一个“言”字加一个成功的“成”字,就是“诚”要让说出的承诺兑现,付诸实施,并要见成效。 天下没有一种广告,会比忠实不欺、言行可靠这种美誉、这种活广告更能取得他人的信任。许多人都想念,欺骗、说谎是一种有利的宣传。他们自认为欺骗的手段是很值得使用的。受此观点引诱,许多声誉很好的商店,往往也要掩饰自己商品的缺点和不足,而登载各种欺骗人的文选。有些人甚至以为,在商场,欺骗的手段简直与资本一样重要。他们一方面告诫自己要言行诚实,但同时却认为,要想在营业上取得成功,不施用一点伎俩则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不为利动,没有私心,在任何情形下都能言行忠实――这种美誉所取得的价值要比从欺骗中得来的利益大过千倍。 家长要用科学的教育还孩子一片诚信的天空。 大多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过说谎的经历。有的家长对孩子说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认为说点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孩子不去偷不去抢,就没什么关系,于是听任其发展;有的家长发现孩子说谎则如临大敌,对孩子严加斥责甚至打骂。这两种做法其实都不利于改变孩子说谎的不良行为,甚至可能会强化孩子的说谎行为。孩子说谎是有具体原因的:有的为了“保护”自己而;有的为了炫耀而说谎;有的为了取悦他人而说谎;有的为了逃避父母的惩罚而说谎。还有幼小的孩子把想象的东西误以为是现实的东西,结果被家长误认为他们在说。所以我们应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和心理因素,冷静分析,这才是正确的方法。认真对待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这些行为问题,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简单粗暴。 培养孩子诚信的品德应做到: 1。做立一个良好形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要求孩子讲诚信,自己必须率先垂范。难以想象,一个出尔反尔,经常失信于人的家长,能够培养出诚实守信,不欺骗别人的孩子。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小,好哄,经常向孩子承诺却不兑现,殊不知,这中在孩子心目中形成了“父母的话未必可信”的印象。一旦形成,他就有可能效仿父母,随意承诺,失信于人。在这个方面,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曾子杀彘”中的曾子为孩子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家长向孩子许诺,例如考了好成绩就买什么;达到家长某个要求了就带孩子去哪里游玩等。这些有的只是随口说说,到时候找个借口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家长的话对于孩子不再有威信。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可能隐伏下来,成为孩子个性及行为方式的一部分。严惩的则可能在孩子身上继续发展,演变成品德障碍甚至反社会人格障碍。 2.掌握两条处世原则。除了培养正确的信念,家长还应教孩子和些诚信处世的原则。 (1)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轻易许诺。家长道德不要养成轻易许诺的习惯。在待人接物上,家长要以诚待人,既热情又量力而行。家长有时会因为爱面子或者考虑不周对没有把握做到的事情向别人许下诺言,结果自己不好收场。例如春运期间,赵某父亲单位的一位同事苦于买不到火车票反乡,找上门请他帮忙。赵某的父亲一口答应帮人家弄火车票,同事满心欢喜。结果,因为人事的变动,以前给越某的父亲帮忙的人己调走。火车柰没买到,同事很捻。越某觉得父亲的话并不能全信。这样一来,父亲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就大大打了折扣。所以,家长应教育孩子热情待人,谨慎从事,不要轻易许诺别人。 (2)许诺了的事情就应努力办到,不失信于人。一旦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应该全力以赴地去做。如前面讲过的海尔及其他人的故事,都是诚信处世的有力佐证。家长应该经常给孩子讲诚信的故事,既身教又言传。还可送给孩子一些诚信的格言警名,用这些人类智慧和道德的结晶来影响孩子,使之内化为孩子的行为习惯。 3.处理好三个关系。 (1)身教与言教的关系。“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才能期待孩子身上播撒的诚信金种子绽放出人性的异彩。 (2)惩罚与引导的关系。家长对孩子的小过失往往过于苛刻,孩子就会谋略掩盖实情以逃避惩罚。这时家长如果不消除孩子的恐惧,认为孩子是在故意撒谎,进而更严厉地斥责孩子,反而会促使孩子更坚定地掩盖过失,久而久之真的可能养成说谎的坏习惯。 (3)蓄意说谎与善意谎言的关系。家长教育孩子要待人真诚并不等于不假思索地将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说出来,因为你的感觉是否正确尚是一个需要判断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事物的看法都属见仁见智,本无所谓对错。比如个人的衣食住行、穿衣戴帽、兴趣爱好等等。许多自认为“有话直说”、 “想到什么说什么”、“直筒子脾气”的人,其实是简单地用自己的观念和习惯去徇别人的态度与行为,一遇到不对自己胃口的事就去指责别人,实际上这并不是对他人善意的真诚,只是自我不悦情绪的随意宣泄。 中国有名古话叫“不看你说的什么,只看你怎么说的”。同样一个意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说法有不同的效果。与人交流时,不要以为内心真诚便可以不拘言语,我们还要学会委婉艺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句话到底应该怎么说,其实很简单,你只要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想想就明白了。 我们要教育孩子把握住一点,真诚的核心和灵魂就是与人为善。如果对别人来说,“谎话”更适宜和容易接受,又不会伤害任何人的利益,我们不妨放弃对“完全诚实”的固执;但是在任何时候,都绝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放弃诚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3e4e2f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