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复习

时间:2024-01-02 19:10: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什么是矿床学?

矿床学是研究矿床在地壳中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2、概念解释:

1)矿床: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对国民经济有利的地质体。 2)矿体:矿床中可供开采的地质体

3)矿体产状:a.空间位置(走向、倾向、倾角、侧伏角、倾伏角) b.埋藏深度 c.与围岩层理、片理关系

d.与火成岩的空间关系e.与地质构造空间关系

4)矿石:矿体中有工业价值的矿物集合体。 5)脉石:矿床中与矿石相伴生的无用固体物质。 6)矿石矿物:矿石中可供利用的矿物。 7)脉石矿物:矿石中不能利用的矿物。 8)夹石:矿体中无工业价值的矿物集合体。

9)矿石结构:是指矿石中矿物的大小、形状及矿物间的相互关系。 10)矿石构造:是指矿石中矿物集合体的形状和有用矿物的分布状况。 11)同生矿床:指矿体与围岩为同期或近于同期由同一地质作用形成的矿床。 12)后生矿床:指矿体晚于围岩并且由不同地质作用形成的矿。 13)矿石品位:指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 14)围岩:指矿体周围的岩石。 15)主岩:包含矿物的岩石。

16)母岩:指在成矿过程中提供了成矿物质的岩石。

17)矿源层(岩):能为后期热液活动提供成矿物质的岩层。 3.什么是元素迁移?如何理解成矿作用? 元素迁移:元素的运动转移现象或过程。

成矿作用: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集中而形成矿床的作用。 4.元素克拉克值指什么?其成矿学意义如何?

克拉克值:某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成矿意义:一般情况下,元素的平均含量越高成矿可能性越大。 5.元素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分布规律表现在哪些方面? a.空间上的不均一性b.时间上的不均一性c.元素迁移 6.元素富集成矿的方式有哪些?

a.熔融状态b.溶液状态c.矿物碎屑状态d.气体状态

7.解释名词:浓度克拉克值、浓度系数、交代作用、成矿作用。

(1).浓度克拉克值:指某元素在某一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与克拉克值的比值。 (2).浓度系数:元素的工业品位与该元素克拉克值的比值。

(3).交代作用:指气液流体与其所流经的矿物及岩石之间的物质交换作用。

(4).成矿作用:使地壳及地幔中分散的元素在特定的环境中富集形成矿床的地质作用。 8.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岩浆熔离作用和岩浆爆发作用可分别形成哪些主要矿种? 岩浆结晶分异作用:铬铁矿矿床、钒钛磁铁矿矿床。 岩浆熔离作用:铜镍及PGE硫化物矿床。 岩浆爆发作用:金刚石矿床、硫化镍矿床。

9.伟晶岩矿床的概念和特点及伟晶岩矿床的形成条件。

概念:在矿物颗粒粗大的伟晶岩形成过程中有用组分富集达到工业要求而形成的矿床。 特点:(1).矿体大小不一,形状常见脉状、凸镜状及囊状。

(2).富含挥发组分及多种稀有金属有色金属元素。 (3).具有伟晶结构、文象结构和似文象结构。

1 / 3




(4).岩体内部常具明显的带状构造。

形成条件:()地质构造条件:(1).大地构造条件:古生代以来的地槽褶皱带或大陆板块内的地轴、地盾等古

老变质结晶基底的出露区。(2).区域构造条件:大型复式背斜的轴部和深大断裂的上盘。(3).断裂、节理、片理等次级构造条件。

()岩浆岩条件:侵入体一般为规模较大的深成花岗岩岩株及岩基。

()围岩条件:要求围岩的力学性能和渗透性、导热性等物理性能能形成封闭条件。

10.矽卡岩矿床的主要特点和形成条件。

主要特点:(1).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碳酸盐岩等)接触带附近。

(2).形态不规则,与围岩呈渐变关系。 (3).常据明显的分带。 (4).矿物组合复杂。

形成条件:()岩浆岩条件:(1).岩性:侵入体以中、酸性岩为主。(2).深度与规模:侵入体多为中-浅成中小型

岩体。

()围岩条件:围岩均属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主要是碳酸盐岩。 ()构造条件:(1).大地构造环境:大陆边缘弧、岛弧及断裂凹陷带

(2).控制岩体的构造:经常是大断裂、不同方向的断裂交汇部位、大型褶皱的转折端及倾伏端。

(3).控制矿体的构造: a.接触带构造b.捕虏体构造c.断裂构造d.褶皱构造。

成矿阶段:()矽卡岩期:(1).早期()矽卡岩阶段。(2).晚期(湿)矽卡岩阶段。(3).氧化物阶段 ()石英-硫化物期:(1).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2).晚期石英硫化物阶段。 11.斑岩型矿床的主要特点和成因。

主要特点:(1).矿床多分布于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过渡带相对隆起的一侧,一般为深-大断裂带及其上盘。 (2).岩体形状为岩株状、岩筒状、岩墙状、脉状。

(3).矿床的矿化类型、成矿元素和围岩蚀变都具有明显的分带规律。 (4).矿石为细脉浸染状构造。

成因:上升岩浆热液和地下水发生对流循环的结果。

12.风化矿床的特点及形成条件(影响风化矿床形成的因素)。 特点:(1).多产于第三纪、第四纪的风化壳中。 (2).埋藏浅,未成岩,易勘探开发。

(3).矿体形态可分为面型和线形两种(与风化壳同)。

(4).矿石多为松散状、土状、砂状、多孔状、网格状、结核状、块状,有用矿物多为铁、锰、铝的氧化

物、氢氧化物、铝的硅酸盐、稳定的原生矿物。

形成条件:(1)基岩条件:为风化矿床的母岩,矿床类型与基岩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2)气候条件:湿润温暖气候有利于风化矿床的形成。

(3)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高差不大的山区、丘陵地形对风化矿床的形成最为有利。

(4)地质构造条件:地台区有利于大规模的风化矿床形成,区域构造对风化矿床形成也起控制作用,侵蚀基

准面决定风化壳的最终厚度。

(5)时效条件: 形成风化矿床必须有漫长的风化时期。 13.研究金属硫化物矿床表生变化和次生富集作用有何意义? 指导找矿(如铁帽是寻找铁矿的重要标志)。 14.沉积矿床的一般特点。

(1).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凸镜状整合地产于砂岩及页岩层间,横向稳定,厚度变化较小。 (2).矿石多具鲕状构造,层理构造,叠层石构造、豆状构造、角粒状构造、块状构造等。 15.钾盐矿床的成矿机制。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4204cedde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