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矿源岩:初步富集某种或某些成矿元素,并为后期热液成矿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如果具有这种功能的岩石是地层,这套地层就叫矿源层。 2、工业品位:当前能供开采的矿体或矿段的最低平均品位。 边界品位:区分矿石与岩石的有用组分的最低要求。边界品位是对单个样品而言。 3、矿石: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所含有用物质(元素、化合物、矿物)达到工业要求的矿物集合体。 夹石:矿体中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它的厚度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就得从矿体中剔除。这个厚度就叫夹石剔除厚度。 脉石:矿体中不能被利用的物质(岩石碎块、夹石、矿物)。通常在开采和选矿过程中被废弃掉。实际上就是脉石矿物与夹石的统称。 4、岩浆矿床是指岩浆生成、运移和就位过程中,成矿物质通过分异、聚集并在岩浆结晶阶段形成的矿床。 变质矿床:在内生作用或外生作用中形成的岩石或矿床,由于经过各种变质作用,使某种矿物的富集而形成的矿床,或使原来的矿床经受强烈的改造,成为具有另一种工艺性质的矿床。 伟晶岩矿床:在伟晶岩形成过程中有用组分富集达到工业要求而形成的矿床。 接触交代矿床:指在中酸性-中基性侵入岩与碳酸盐类岩石(或其它钙镁质岩石)的接触带上或其附近,由于含矿气水热液进行交代作用而形成的矿床。 热液矿床:各种成因的含矿热水溶液,在有利的构造空间和围岩条件下通过交代作用和充填作用造成有用矿物的沉淀堆积形成矿床的地质作用叫热液成矿作用,所形成的矿床叫热液矿床 火山气液矿床:在火山喷发区与火山及次火山活动有关的气液形成的矿床。 风化矿床: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和矿石在太阳能、大气、水和生物等地质外营力的作用下,发生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化学的变化,并使有用物质原地聚集起来形成矿床的地质作用叫风化成矿作用,由这种作用形成的矿床叫风化矿床。 机械沉积矿床:地表的碎屑物质和稳定的重矿物,在其搬运和沉积过程中,由于粒度、形状、比重不同发生机械分异所形成的矿床,称为机械沉积矿床。 蒸发沉积矿床:是指水盆地中(海洋以及大的内陆湖泊)某些溶解度较大的无机盐类通过蒸发作用产生各种有用盐类矿物的沉淀、富集而形成的矿床。由于有用组分是各种盐类矿物,因而也称为盐类矿床。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暴露在地表的原岩或原生矿石经过风化作用的改造,其中的Fe、Mn、Al等组分主要呈胶体状态被解离出来并被搬迁运移。当这些胶体物质在有利的沉积条件下经过化学分异作用凝集沉淀、富集而形成的矿床称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生物沉积矿床:指由沉积作用堆积起来的生物遗体,或经过生物有机体的分解而导致有用组分(矿物)沉淀所形成的矿床,也包括在沉积过程中由于细菌的生命活动而使某些元素聚集而形成的矿床。 5、同生矿床:矿体与围岩是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如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矿床以及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形成的岩浆分结矿床等。 后生矿床:指矿体的形成明显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矿体和围岩是由不同的地质作用和在不同时间形成的。如沿地层层理面产出的或穿切层理的各种热液矿脉。 6、矿化期:是由显著的物理化学条件变化来控制的一个较长的成矿作用过程。 矿化阶段:在一个矿化期内由相同或相似的地质、物-化条件确定的一个较短的成矿作用过程。它与构造裂隙的阶段性发育,以及有关的热液活动的间歇性有关。 7、成矿作用:就是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 8、成矿模式:用简明的图表等形式对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分布规律等方面进行高度的概括和综合。 9、导矿构造:把深部含矿热液引入矿田及矿带的构造,控制矿田及成矿带的分布。 配矿构造:把热液从导矿构造引入成矿地段的构造,控制矿床的分布。 容矿构造:热液矿质沉淀成矿时所在的构造(沉淀成矿的场所),控制矿体形状和分布。 10、矿田:由一个统一的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在成因上相似,在空间上接近的一组矿床。 11、矽卡岩:在中酸性侵入岩与钙镁质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经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具有特征钙镁铝硅酸盐矿物组合的蚀变岩。它主要是由石榴子石和透辉石,其次为角闪石、绿帘石、石英等组成。 12、成矿专属性:成矿元素与某种岩石之间存在亲疏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50742fac2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