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

时间:2022-03-29 10:44: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协调

作者:艾弘

来源:《求知》 2019年第1



“民胜其地,务开;地胜其民者,事徕。开,则行倍。民过地,则国功寡而兵力少;地过民,则山泽财物不为用。”——《商君书·算地篇》

【释义】人口数量超过国家拥有的土地,就一定要开辟疆土;土地面积超过人口,就要想办法招来人口开荒。要开辟疆土,就要成倍地扩大军队的数量。可是人口超过了国家占有的土地,那么国家取得的功绩就少而且兵力不足;土地面积超过人口数量,那么国家的山林、湖泽、财力、物力就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作者简介】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代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写作背景】《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26 ,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是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该书解决了在当时条件下实行变法的理论基础问题。《算地篇》中商鞅论述了利用土地的方法、人口与土地的关系、充分利用土地与强国的关系。

【现实意义】《算地篇》是商鞅对土地与人口关系的论述,目的是为变法提供理论基础,但也是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思想在人地关系中的体现。关于人地关系,古代很多思想家都有论述。墨子认为“顺天意而得赏”。《国语·鲁语》记载,鲁宣公在泗水上张网捕鱼,里革将渔网割断扔进水里,劝鲁宣公渔猎要按照时令,要让动植物得到繁衍,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中国传统人地关系协调的思想在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阻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形势下对于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人类活动应顺应自然规律,不能为了盲目发展而破坏自然规律,要实现人口、土地等要素的平衡和谐。我们今天讲协调发展,就是要在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发展,“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发展就不是协调发展。

对领导干部来讲,协调既是重要的理念,也是履行职责的重要方法。协调不仅包括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还包括区域之间的协调、城乡之间的协调。我国国土辽阔,不同地区之间自然条件不同、资源禀赋各异、历史基础有别,还存在一些所谓“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市民满意、农民失意”的不协调不平衡问题。领导干部要确立协调理念,掌握协调方法,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目前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都是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发展理念的体现。

作者单位:北京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4b747bba6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