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和实训课程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时间:2023-01-05 01:40: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业课和实训课程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摘要:本文应用典型相关分析对我校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课与实训课程各科成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高级财务会计、电算化会计对会计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成绩的影响较大;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对实训课程成绩的影响较大;高级财务会计、电算化会计的学习对实训的成绩影响最大。 关键词:典型相关分析 相关系数 典型变量 0 引言

会计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够用的同时,如何体现能力训练这一特色,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应用型会计专业教育特色,是摆在高等院校会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应用型会计专业培养的人才是要求能够胜任工作的工商企业会计人员,但以往多数学生毕业后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都无法独立进行会计业务的操作。究其原因,是在校学习期间实训教学环节的实质性缺失或比较薄弱。本文将探讨大学会计专业课和实训课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大学本科学习阶段的课程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训课程。对于管理类会计专业而言,专业课一般包括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电算化会计、会计理论等课程;实训主干课程则包括成本核算综合训练、管理会计实训、基础会计实训、中级财务会计实训、财务管理综合实训和会计报表阅读分析综合实训等课程。

一般而论,专业课同实训课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学好实训课程对于提高实训课程的成绩具有促进作用、也就是增强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典型相关分析(1936年由Hotelling开始论述)是研究两组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它能够真正反映两组变量之间的相互线性依赖关系。本文尝试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大学会计专业专业课和实训课的关系进行分析,验证学好专业课对于实训课的学习有促进作用这一广泛认同的观点,并且找出专业课中相对来说最重要的课程是哪些。 1 理论依据

典型相关分析是研究两组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它把每组变量作为整体考虑,比一般的研究单一的变量间的关系以及研究一个变量与多个变量间的关系向前推进了一步。典型相关的基本思想是将两组向量x=x1x2…xpy=y1y2…yq)通过线性组合,组合成单个变量zwzw的线性组合可有多个,z1w1是第一对组合,它们的相关系数记为r1,且为最大,则称z1w1为第一对典型变量,r1为第一典型相关系数,它可以描述这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然后,再作z2w2的线性组合,使它们之间有次大的相关系数r2。这里z1w1必须是与z2w2相独立的线性组合,则称z1w1为第二对典型变量,称r2为第二典型相关系数。如此进行下去,直到xy之间的相关性基本提取完毕为止。第一对典型变量提取的相关成分最多,第二对次之,依次类推,最后一对典型变量提取的相关成分最少;然后在典型变量的基础上分析xy相关性。典型相关分析在经济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及教育统计中都有广泛应用。 2 数据收集与处理

选取我校2006级会计专业全部100名学生的成绩为例,典型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该专业所设的专业课对实训课程的相关影响。数据分组、变量名称以及代码如下,专业课:成本会计,x14;管理会计,x15;高级财务会计,x16财务管理


x17;电算化会计,x18;会计理论,x19。实训课:成本核算综合训练,y1;管理会计实训,y2;基础会计实训,y3;中级财务会计实训,y4财务管理综合实训,y5;会计报表阅读分析综合实训,y6

所有数据以EXCEL表格形式录入,再以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 典型相关变量的确定。根据样本数据,得到基础课成绩、专业课成绩2组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第1典型相关系数为0.744,第2典型相关系数为0.352。第1典型变量的相关性显著,而第2典型相关变量统计检验不显著。因此可转化为研究第1对典型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典型相关变量标准化的系数来建立典型相关模型:

专业课成绩的第1典型变量模型为:

X1=0.048*x14-0.311*x15-0.585*x160.286*x17-0.457* x18-0.059*x19

可以看出:高级财务会计(x16)、电算化会计(x18)对专业课成绩的影响较大。

实训课成绩的第1典型变量模型为:

Y1-0.110*y1-0.283*y2-0.134*y3-0.220*y4-0.621*y50.181*y6

可以看出:财务管理综合实训(y5)对实训课成绩的影响较大。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高级财务会计、电算化会计的学习情况对财务管理综合实训的成绩影响最大。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通过对我校2006级会计专业共100名学生的专业课和实训课的两组成绩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高级财务会计、电算化会计对会计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成绩的影响较大;财务管理综合实训对实训课程成绩的影响较大;高级财务会计、电算化会计的学习情况财务管理综合实训的成绩影响最大。

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大高级财务会计、电算化会计两门影响最大的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财务管理综合实训成绩、乃至整个实训课程的成绩,也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需要。本文下面分别提出了改进高级财务会计、电算化会计教学的建议。 3.2 建议

《会计电算化》综合性边缘学科的特性,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有会计学知识,尤其是会计实务和会计数据处理方面的知识,以及较深厚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要求在教学中提供较完整的上机实习数据资料,使学生全面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全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建立一些数据库、编写简单程序和菜单界面,对学生理解和掌握会计软件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的方法和原理有较好的帮助。

《高级财务会计》不仅包括放宽了会计基本假设的业务,还包括扩展了会计要素的含义、放宽了其确认和计量的基本原则的业务。针对重庆科技学院《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提出如下建议:

3.2.1 媒体的建设和利用。媒体资源包括文字资源和多种媒体资源。其中文字资源有主教材、教学大纲、实施方案、教学辅导、平时作业等。多种媒体资源有直播课堂、课件、点播、录像等。

3.2.2 课前预习。在上课前先给学生介绍《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媒体资源,要求学生自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3 面授辅导课。安排《高级财务会计》辅导课,采用幻灯片的形式重点讲解、练习、课堂讨论、答疑、作业讲评等多种形式。对一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讲解,采取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 营造与学生互动的场面。这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兴趣和动机,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因而记得更牢固,学得更有劲。 参考文献:

[1]王成名,余鑫辉.应用概率统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陈希孺,倪国熙.数理统计学教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3]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4]刘亚警.《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2006(3):15-18.

[5]李江萍.案例教学法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07(10):5355. [6]陈守勋.关于会计专业实训教学资料设计与组织实施的探索[J].工业技术经济2004.23(2):142-143.

[7]薛振忠.应用型会计专业大学生实训教学探析[J].财会月刊. 2008(4):95-96.

作者简介:曹俊(1975.10),男,汉,湖北枝江人,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理学博士。

刘莉莎(1979.09),女,汉,重庆人,重庆科技学院数理系,讲师,经济学硕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4bcdc94ef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