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流淌声入人心 打开文本图片集 2019年4月17日晚,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由上海音乐学院承办的“为你歌唱”——中国艺术歌曲百年(三)暨上海音乐学院首届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获奖者音乐会在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上演。“为你歌唱”亦是为祖国而歌唱,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声” 作为“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系列的第三场音乐会,已成功举办过两届独唱音乐会的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今年特意将自己的个人独唱音乐会改为“众唱”音乐会,并采用“一人俩歌”的形式。 音乐会伊始,率先登台“亮相”的是由周磊演唱的《教我如何不想他》与《思乡曲》,耳熟能详的旋律迅速将全场观众的注意力集中。紧随其后的是由方远演唱《玫瑰三愿》与《思乡》,这两首歌曲均出自黄自先生之手,前者是借花诉愿,后者则是寄托无尽思念,尽管它们的创作初衷略有不同,却都采用层层递进的旋律来挖掘词中的意蕴。而青主根据宋代李之仪之词创作的《我住长江头》,与陆在易根据现代诗人艾青之词创作的《我爱这土地》均属于一前一后进行演唱,类似“跨时空”的对话在蔡静雯低沉、浑厚却又婉转的音色中留有回响,让人意犹未尽。可以说,这些年轻的“90后”新人们使得这些传唱已久的歌曲,再度发出青春的声音。 “入” 如果说之前的六首艺术歌曲做到了“暖场”的效果,那么紧接着的这一批歌曲则是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完全不同于之前的时空。《故园恋》(杜志学词、刘聪曲)、《远山》(陈道斌词、孟文豪曲)是进入新时代之后创作的艺术歌曲,《故园恋》描绘的是改革开放之后,离开家乡在外的游子对山区小镇的怀念之情,音乐中明与暗的对比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不同的音乐形象;《远山》中有几处“啊”上的花腔技巧都被王慧漪演绎得恰到好处。随后,戴宸演唱的《那就是我》(陈晓光词、谷建芬曲),这首带有吟诵性质的歌曲通过对故乡“小河”“炊烟”“渔火”“明月”的思恋,抒发海外赤子思念祖国大地的深情;选取情侣间异地恋情的思念作为切入点的《两地曲》(王森、朱良镇词、朱良镇曲)在戴宸的演绎下令人为之动容;而选自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歌曲《曙色》(晓光词,徐沛东曲)融入戏曲音乐元素,艺术性地表达在“漫漫长夜”中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令许多聆听者感同身受。或许当晚的部分观众对于这些作品并不非常熟悉,但通过这群“90后”动情的演唱,这些歌曲开始真正进入到他们的内心深处。 “人” 自青主1920年创作中国艺术歌曲的“开山之作”《大江东去》以来,在其后它的百年发展历史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以诗词为题材所创作的歌曲,本场音乐会中所选取的《别董大》(高适词、赵季平曲)、《双调新水令》(范曾词、赵季平曲)、《清平乐会昌》(毛泽东词、丁善德曲)、《故原草》(白居易词、周易曲)、《幽兰操》(韩愈词、赵季平曲)与《长相知》(汉代乐府民歌、石夫、何新荪配伴奏)便是此类歌曲的典范,而《想亲娘》与《在那遥远的地方》则是根据民歌进行编曲的歌曲。千百年前的唐诗宋词、当代诗词佳作以及与人民群众生活最息息相关的民歌,都被谱曲成一首首婉转优美的艺术歌曲,使人为之陶醉。 历年来,“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宗旨之一便是推新人,此次登台挑大梁的“90后”新人们,在他们的演唱中都烙下了自己的独特印记,发出的是不一样的声音,带给观众的是十足的新鲜感。如李佳蔚在演唱《别董大》时融入了一定的戏曲唱腔,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孙卓汉演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选用的是俄籍作曲家齐尔品改编的版本,作品中穿插着类似“无序”的点状和弦,实为罕见。 当晚音乐会的高潮实属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携手著名钢琴家,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副主任孙颖迪登台献唱《祖国,慈祥的母亲》(张鸿西词、陆在易曲)与《沁园春·雪》(毛泽东词、中央乐团集体创作)之时,台下爆发出如雷鸣般的掌声,欢呼连连。音乐会的最后,廖昌永提议全场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为建国70周年而歌唱,至此音乐会圆满结束。 “心” 近年来,廖昌永对于推广中国艺术歌曲的传播有着自己的想法,“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发掘、帮助更多年轻人加入推广、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队伍;见证更多音乐家从‘上海之春’的平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他希望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推广中国艺术歌曲的行列中。事实上,当晚的音乐会过程中台下不时有观众随着歌曲旋律进行哼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爱,关注中国艺术歌曲。 尽管这场音樂会的演唱水平依然有些参差不齐,但这些年轻的“90后”音乐家能够喜欢并将中国艺术歌曲作为自己的喜好,已然不易。这也许就是“初心”所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4c3ddebc7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