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蜗牛去散步 孟新新 背景: 在一节计算教学课上,我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快速口算 练习。坐在前面的小男孩回答:“5+6=12。”我生气地说:“6+5是12 吗?”说完就让这个孩子坐下。这之后,我每显示一张口算卡,这个 小男孩都举起小手,但我却一直没再让他回答问题。 每次听到我叫其 他的学生,小男孩就长长叹一口气,把头低得很低。下课后,我问这 位学生:“老师根本不叫你回答,你为什么每次都举手呀?” “我总想 答对呀! ”是呀,孩子总想用行动来证明他也能会的,想用正确的回答 来弥补他刚才没有答对的遗憾。 主题: 这不禁让我想起这样一则寓言:上帝给了人一个任务,叫人牵着 一只蜗牛去散步。蜗牛已经在尽力地爬了,但每次总是只能挪动那么 一点点。人拉它,催它,吓唬它,责备它,甚至踢它,蜗牛仍然不紧 不慢地往前爬。人在极端疲惫、懊恼之余,开始向上帝抱怨,为什么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人朝着天上喊, 天上一片安静。人没有办法 了,只得任由蜗牛慢慢向前爬。咦?人忽然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听 到悦耳的鸟鸣,看到晶莹的露珠在树叶和草茎上闪烁, 人困惑了 一一 路边原来有这样美丽的花园,为什么我以前没有看到?莫非是因为蜗 牛在带着我散步? 同一个人,做法不同,心境和收获亦大有不同:前者沿路匆匆忙 忙,不仅一无所获,而且心情还极其烦躁;而后者在放慢了前进的步 伐后,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鸣,看到了闪烁的露珠,不仅收获了人 生的美丽,而且也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过程: 其实,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向那个人后来的做法学习,慢一点, 从点点滴滴做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收获累累 硕果,才能体验到大千世界文化宝库的无穷魅力。因此,在课堂教学 中,教师不能为了所谓的“高效”,一叶障目,忘却学生的能力,遗 失学生的情感态度。只有慢一点,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学 生一次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充分地去思考,充分地去感 悟,相信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点燃,思维就会被激活,课堂上 自然就不乏我们所期望的精彩瞬间或精彩生成。 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都需要课堂留有足够的 时间让学生去消化、去反刍、去领会、去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体现 学生是课堂的学习者、参与者,我们只有关注学生的动态,为学生的 发展服务,才能明确课堂上我们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学生的起点在 哪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如何等等,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学情,围绕 学情展开教学,学生才能学得主动、积极,才能学得兴趣盎然。 慢一点,多给学生一点读的时间。语文课本上很多经典文章出自 名家之手,可谓意蕴深厚,意境深远。在教学中,只有学生深入地去 读,才能领悟得更深刻,更准确到位。所以课堂上,教师不能主观限 定学生的朗读时间,而是要放慢课堂节奏,多给学生一点读的时间、 思考的时间,相信学生的想象会飞得更高,思维会辐射得更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4c6d0aafe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