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尔雅》是中国古代语言学建立的开端,而《说文解字》一书则标志着中国古代语言学成熟地建立。 2.练习 简述汉代四大语言学专著的作者以及书名的含义。 试述《说文解字》在语言学史上的成就以及影响。 反切注音法与直音法相比,有什么优点? 《切韻》音系的性質是什麼? 《切韻》的入聲調到現代發生了什麼變化? 《切韵》是中古音的规范韵书,地位崇高,它为什么会失传? 1、直音法注音是正确的,但缺陷很明显。首先,有些字的同音字很少,使用一般人多不会读的生僻字注音,这就失去了注音的意义。其次,有些字没有同音字,这就不能给所有的汉字注音。反切避免了用生僻字注音,也可以给所有汉字注音。因为任何一个汉字有很多同声母的字,也有不少同韵母和声调的字 3.《切韻》音系的性質是一個具有綜合性質的語音系統,即這個音系不是一時一地之音,而是綜合了南北許多方言的特點,還吸收了古音的特點。 4.《切韻》有平、上、去、入四個聲調。《切韻》的入聲調到現代消失了,原來的入聲字分別變到陰平、陽 6、《切韵》为什么会失传?《切韵》的编写重在审音,因此收字并不全面,词义解释也很简略。唐代的读书人把《切韵》作为科举考试用书,当然希望它不仅能够用来辩明音韵,还希望它能够用来查阅词义。于是,很多学者就对《切韵》进行了刊谬补缺。《唐韵》成书于唐玄宗开元间,在《切韵》的基础上增收3500字,对字义的解释比较详细,在唐代成为最权威的韵书,逐渐取代《切韵》。到宋代,更详细的《切韵》增补本-《广韵》问世,于是《切韵》和《唐韵》就全部亡佚了。虽然《切韵》原书失传了,但它的内容全部保存在《广韵》中。 现在能用平水韵读唐诗吗? 唐宋时代,诗人写诗实际上并不是依照《切韵》193韵或《广韵》206韵押韵,而是依照独用和同用的规定来押韵的。平水韵就是将韵书中可以“同用”的韵合并而成。将《广韵》韵目下标有同用的韵合并后,206韵合为106+7部,较平水韵多7韵。《集韵》同用 独用之分与《广韵》小有不同, 206韵合为106+2部,较平水韵多出2韵,已经近乎平水韵。因平水韵是根据唐宋时代《切韵》系列韵书中所标“同用” 韵合并而来的,所以平水韵也是《切韵》系列韵书,而唐代虽无平水韵,但唐诗用韵实际上是和平水韵相吻合的。 如果用《切韵》、《广韵》、宋代早期韵图等材料来研究中古音,得出的语音系统准确地说是中古哪个时期的?为什么? 得出的语音系统准确地说是隋朝和唐朝初年的,因为《切韵》成书于隋朝,《广韵》和《切韵》是一个音系,只是增加了一些韵字,性质没有改变。宋代早期韵图也是解释《广韵》的 阴、阳、入三声的概念和四声的区别是什么? 阴、阳、入三声是区分韵母的韵尾的术语。四声是区分声调的调类的术语。 思考题 上古音研究是从声韵调的哪一部分开始的?为什么? 在上古音的研究中,对韵系的研究最早,结论也最准确,因《诗经》等先秦韵文的押韵情况最先引起古人的注意。由于语音的变化,先秦韵文到汉代就不那么和谐了。从六朝开始,学者们试图解释这种现象,提出 “叶音说”,以为语音是从古至今不会变化的,用改变字音的方法求得押韵的和谐,这是错误的。明代陈第明确提出“音有转移”。虽然最终未能得出 科学的上古韵系的结论,但其方法和观点启发了后人。顾炎武首次分析先秦韵文并归纳古韵部。之后古音学家在此基础上把古韵分部做到了十分完善的地步。 韵文押韵材料对分析上古语音系统有些什么不足? ①韵文押韵材料在分析韵系时,只能分析出入韵字的韵部,不能分析不入韵字的韵部。②韵文押韵材料对分析声系无能为力,因为押韵不计较声母。 学者们是怎样给入韵字以外的汉字归纳韵部的? 先分析各个韵部的入韵字的谐声偏旁,再根据不入韵字的谐声偏旁把它们分别归入到各个韵部中去。 为什么说江永是古韵分部中的审音派? 江永划分古音韵部时,不但分析韵文押韵情况,即“考古”,也分析上古韵部的发音情况,即“审音”。他从中古音上推上古音,把顾炎武的分部分得更加准确,所以他是古韵分部中的审音派。 3名词解释 小学:西周时期:“小学”这个名称最初跟学校是有关系的。汉代:把语言文字学叫做小学唐宋以后指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总称。传统“小学”分为三门: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 反切:反切是古代的一种注音方法。用两个汉字来标注另一个汉字读音,起源于汉末。前面的文字在上所以叫反切上字,反切上字取声母,后面的文字在下所以叫反切下字,反切下字韵母和声调。 通语:通语,又称凡语、凡通语、通名。这是指没有地域限制、在西汉时通行地域较广的共同语。 三十六字母:唐末僧人守温借鉴梵文拼读原理,对汉字的音读进行研究,创立了三十字母代表声母。宋人增改为36个 声训:是采用同音字,或音近字(双声叠韵字)来解释字义的一种方法 古文经学:秦始皇焚书导致战国时期的经籍被毁,但还是有一部分被藏匿而保存了下来,有些人主张用秦统一以前的篆书抄写的经典 《急就篇》:也称《急就章》。作者西汉史游。“急就”就是速成的意思。秦汉时的识字教材到现在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只有《急就篇》,是现存最早的识字课本 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王筠《说文句读》 阳声韵:指鼻辅音以—m,—n —ng结尾的韵 甲骨学四堂:罗振玉 、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 高本汉:瑞典歌德堡大学教授、校长,远东考古博物馆馆长,最有影响的汉学家,首 开中国声韵学研究之先驱。运用西方语言学理论研究古汉语,构拟了汉语中古音和上古音。 等韵学::是宋代兴起的研究汉语发音方法和发音原理的科学,它用“字母”表示汉字的声母系统,用“五音”、“七音”说明字母的发音部位,用“清浊”描述声母的发音方法,用 “等呼”分析韵母的结构,用“摄”概括韵的归类。突出的特点在于用“等”的概念分析字音,根据韵母开口度的大小把韵母分成四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4edeedfb8f67c1cfad6b8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