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学案

时间:2022-04-21 01:05:4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香菱学诗》学案

一、《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长篇小说,写成于清朝乾隆期。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曹雪芹作,后40回是高鹗所续。本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线索,展现了四大家族由盛到衰的过程,暗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作品刻画了王熙凤、林黛玉、薛宝钗、探春、晴雯等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红楼梦》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认为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在现代产生了一门以研究红楼梦为主题的学科红学。后40回的情节是高鹗所写,许多地方并非曹雪芹原意。《红楼梦》是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可惜,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80回以后他已写出一部分初稿,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流传下来。 二、曹雪芹

曹雪芹(约1724~1764),清代小说家。满族正白旗包衣,名沾zhān),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清代小说家。

曹雪芹的曾祖母是康熙帝(玄烨)的乳母,康熙帝称她为自家老人。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专办宫廷御用和官用各类纺织品的织造局)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雍正初年,在通知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牵连下,曹家受到重大打击,其父免职,产业被抄,遂随家迁居北京。他早年经历了一段封建贵族家庭的奢华生活,后因家道中落,趋于穷困。晚年住北京西郊,贫病交加,年不到五十。 三、关于香菱

她是甄士隐的女儿,原名甄英莲(谐音:真应怜),出身于书香门第,乡宦家庭。五岁时,元宵节看花灯被拐走,十二三岁卖给冯渊。薛蟠打死冯渊,抢走香菱,逼其为妾,不过三天两夜就视她“如马棚风一般了”。薛蟠的妻子夏金桂折磨香菱,终于被虐待而死。

金陵十二钗副册(香菱是丫头,进不了正册),原书只提到一人,就是香菱,她的册子上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 词为: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一株桂花”暗指“夏金桂”,“莲枯藕败”隐指英莲及其结局。根并荷花:菱根挨着莲根隐寓香菱就是原来的英莲遭际:遭遇。两地生孤木:拆字法,


两个“土”(地)字,加一个“木”字,指“桂”,寓夏金桂。照画面与后二句判词,香菱的结局当被夏金桂虐待致死。续书写香菱最后被“扶正”,似与曹雪芹的原意相反。

曹雪芹的密友脂砚斋对“香菱学诗”这一情节有过一段分析:“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春)探(春),容貌不让凤(王熙凤)秦(可卿),端雅不让(李)纨(宝)钗,风流不让(湘)云黛(玉),贤惠不让袭(人)平(儿)。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且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故欲令入园,终无可入之隙,筹画再四,欲令入园必呆兄远行后方可。

《香菱学诗》前面的情节是:呆霸王薛蟠(薛宝钗的哥哥)因调戏柳湘莲(男戏子)被柳湘莲暴打后,自感难以见人,就和薛家当铺总管外出做买卖,身为妾的香菱得以有机会进大观园和宝钗为伴,有了短暂的自由,趁机向黛玉学诗。 四、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三个阶段)

2、圈划文中描写香菱学诗的有关语句,并加以点评

3、读完《香菱学诗》后,说说香菱是怎样的一个女子?

4、香菱学诗成功这件事对你有哪些启示?

5、香菱学诗为何舍近求远拜黛玉为师而不以宝钗为师?

6、你读过《红楼梦》原著吗?请谈谈你对《红楼梦》的了解或谈谈你阅读后的感受。(如果没读过跳过此题)


2、读完《香菱学诗》后,说说香菱是怎样的一个女子? 聪慧伶俐,有悟性,有灵性。

不是宝钗所说的“呆”“呆”是形容她作诗的状态。

4、香菱学诗成功这件事对你有哪些启示?

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学习部应该懈怠 3、学习要培养兴趣 4、要重视积累、诵读、理解、感悟 5、不耻下问 6、勤于实践 7、从诗歌鉴赏上看,要重视诗歌的立意。 8、从写作角度看,要重视作文的立意。等等。

5、香菱学诗为何舍近求远?

这是作者从侧面刻画黛玉和宝钗的性格特点。1《红楼梦》中黛玉大多时候让人觉得刻薄,使小性子,不讨人喜欢,而从她教香菱学诗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她细心耐心热心的一面,这样黛玉的人物形象更加完整丰富。2、宝钗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她不愿意教。 3、香菱是宝钗的嫂子,但同时也是她家的丫头,从地位上说宝钗在上香菱在下,宝钗看不起香菱,也会认为一个妾学诗是没什么意义的。但宝钗对香菱不明确拒绝,表现她为人处世的分寸火候(很会为人处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5d5ae9f4693daef5ef73d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