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代“章京”的读音谈起

时间:2023-04-11 22:02: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清代章京的读音谈起

作者:罗澍伟

来源:《历史教学》2002年第03

清代是中国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王朝,满、汉两族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例如,在清代流行的语汇中,不少源于汉语语汇,而音译为满语,再对应以汉字的,章京便是其中之一。

在清代格格”(读哥哥,不读格格音)阿哥”(“读重音à)一样,章京不读汉字本音,而读若瞻益(zhanyi,重读在zhan的阴平上)”章京本是汉语将军的满语音译,但在后来的清代语汇中,却对章京赋以了更广泛的含义。成书于光绪年间(1897年)的《清文总汇》,章京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解释,这就是文武官员中有责任和职掌的有司官。 为了弄清章京的演变过程,我们不得不说说满族入关前的历史。

明朝末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关外组织满洲部民,以300人为一牛录牛录意即,当初满族人狩猎以十人为一组,每人出箭一支,为首的称大箭,汉译为佐领),五牛录设一扎兰额真扎兰意即队伍额真意即主子,汉译为参领),五扎兰固山额真固山意即,汉译为都统),以及左、右梅勒额真梅勒意即,汉译为副都统)。到了清太宗皇太极(其实,满语的太极来源于蒙语的台吉,最初是汉语太子的蒙语的音译)时,除固山额真外,额真一律改为章京:管牛录的叫录章京,管扎兰的叫扎兰章京,任梅勒额真的叫梅勒章京。至雍正年间,固山额真亦改称昂邦章京昂邦读若按办(anban,重读在an的去声上),大臣之意,昂邦章京总管大臣大将军。从前北京东直门里有条案板张胡同,实际上这里并非有过专做案板的张姓作坊,而应是昂邦章京胡同,汉译为大将军(或总管大臣)胡同

清代最常见的,当属军机章京。军机处设于雍正年间,从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中选拔干员(同治以后方用亲贵)入值,称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军机处中负责缮写和封寄谕旨、查核奏章、档案录副的机要办事人员,称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军机处所设军机章京初无定员,嘉庆四年(1799年)定为32人,满、汉各16员,分为四班轮值,每班满、汉各四,并设领班一名,是为军机章京达拉密达拉密即满语头儿的意思,其权最重,凡拟谕旨及京外奏折,均掌之。戊戌变法期间,维新志士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均被擢为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新政。可见军机章京在中枢机构里的重要地位。 咸丰末年,主管洋务、外交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设司员满、汉各八人,统称章;维新派领袖人物康有为在戊戌年四月二十八日受到光绪帝召见,当天就派他以工部主事身份,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用来表示让康有为参与新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清代政府各机构中,章京还代表办事人员,像旗务章京、回务章京、带队章京、伊都(值班)章京、粮饷章京、印房章京、管库章京、阿木孙章京(内务府掌仪司的司俎官)等等皆是。

在清初以前,还有所谓巴牙喇纛(dao去声)章京是清代皇帝、亲王、郡王、贝子、公主、福晋等出行时所用卤簿仪仗中的大旗;巴牙喇是亲兵(护军)的意思。巴牙喇纛章京汉译为护军统领,也就是皇家卫队的最高负责人。

当然,也有不少源于汉语语汇,音译为满语,再对应以汉字,仍读汉字本音的,如福晋是汉语夫人的满语音译,但是仅限用于亲王、郡王和他们长子的正室(原配夫人)。笔帖是汉语博士的满语音译,仍读汉字本音,意为书记员。清代京中各部院、衙门掌管文书、档案或满汉文翻译的小吏,多以旗员充任,职位虽然不高,但为文臣储才之地,是以将相大僚,多由此途历阶。更有源于汉语语汇,音译为满语后再译回来对应以原来的汉字的,衙门亲王等等即是。

现代汉语中借用的满语语汇也不少,如戈壁(满语原意为沙漠)、蒙古包在满语中是家或房子的意思)、萨琪玛(一种满族点心,即满洲饽饽,做法是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满语原意为眼珠,引申为对小女孩的爱称)等等。特别是在东北的许多地名中,将满语音译为汉字并保留至今的更多,如绥芬(满语锥子)河、图们(满语)江、嫩(满语妹妹)江、牡丹(满弯曲)、鸭绿(满语地边)江、哈尔滨(满语荣誉、声望)等等,不一而足。 【收稿日期】2002220

【作者简介】罗澍伟,1938年生,男,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世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75e66c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