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教案

时间:2022-03-19 21:10: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学科下册教案

课题:学弈

四会市大沙镇黄涛中心小学 黄燕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得,初步了解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多读,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读通、读懂、熟读成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从文中体会到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能从课内外延伸结合中进一步了解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用词造句上截然不同,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重点。从理解课文方面看,点在于让学生参考课后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教具:幻灯片、挂图、录音机。 教法:多读诱导法、讨论法。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2 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3、释题: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1)谁学下棋?(2)怎么学下棋?3)学得结果怎么样?(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二、出示文言文学习方法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逐字逐句,理解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精读课文 解疑合究

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如果方法恰到好处学起来会更省劲,让我们拿起课本一起读译文初读课文。

2、小组合作,古文、译文对比阅读,解疑探究。

四、品读课文质疑再究 1安静的思考,热闹的讨论,让老师觉得同学们对学习文言文很有热情,有什么收获吗?有什么发现吗?谁敢为天下先?―――就是谁敢第一个发言?(有生举手)请大胆地汇报给大家听

生:我发现文中有很多之,但是意思都不相同 2、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出示: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鼓励学生在字上批注字的意思或者在译文中画出对应的意思。 4、汇报交流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1、引导学生对照译文,说说句子的意思,同时借助图片,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理解文言文词句的基本方法。 2、相机指导学生理解的含义。 生:善于下棋的人。

师:说得都对。这样看来,这个字,严格地说应该当什么的人来讲。你看你刚才讲的:作者――作文章的人,读者――读文章的人,胜利者――获得胜利的人,都是的人是吗?

使弈秋诲二人弈……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1、交流对这每句话的理解,再明白几个的不同意思。 2、大家读通了课文,现在有读懂了课文。那么,同样是跟弈学棋的两个人?为什么一个人学得好?另一个人学不好呢?

生:一个人专心致志,另一个人三心二意。

生:一个人学得很专心,另一个人想着怎么把天鹅射下来。 师:能读出他们各自的表现吗?(文中) 生:找句子

师:是后一个徒弟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嘛?---------------为是其智弗若与?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理解交流句意,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句子的意思说明白,说顺畅。 2、指导朗读,体会文言文朗读的语气(一问一答的形式)

五、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

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 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3.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解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追问: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后一个三心二意。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六、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附:板书设计

学弈

专心致志,学有所获

三心二意,一无所得 态度决定一切



教学反思:

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画面,配乐诵读、创设情境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是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关键。

以读为主线,教方法、养习惯。因此我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读通、读懂、熟读成诵,感悟学习方法,同时也让学生在批批划划中养成学习习惯。在读通读懂课文后,引导学生体会这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警示世人的道理。我引导学生先了解故事中的两位年轻人学习的结果是否一致,然后弄清导致这一结果不一样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白到学习态度不一样是导致学习结果不同的关键原因,再让个别学生说出从这个故事中所得到的启发,使明理这个环节水到渠成,避免了教师烦琐的分析讲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80474ba25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