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为学生创造梦想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师是为学生创造梦想 文/孙先亮 又是一个丹桂飘香的九月,教师,在感受着学生和社会的美好祝福的同时,又将开始一段新的耕耘历程。每一次的社会关怀都意味着自己庄严而神圣的责任提升,也意味着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实教师的崇高就在于用自己的光辉照亮学生的未来,教师的幸福就是创造学生的梦想。 只有拥有梦想,才能享受成功的幸福 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三个工人在建筑工地砌砖头。有人问,你们在做什么?三人的回答各不相同,一个说“砌砖”,一个说“赚钱”,一个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美丽的房子”。结果,第三个工人成了举世闻名的建筑师,而前两个工人一生默默无闻。 学生成长与发展是需要梦想的,而正确的教育与引导正是孩子梦想最好的催化剂。成功人士中,年轻时就确立自己志向的大有人在,在学校教育中,能够激发孩子的梦想并为孩子的梦想创造必要发展条件往往对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梦想就不可能有成功者的未来,而教育者正是那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梦想的人。梦想就是一个人对于未来的设计,是一个人人生价值的自我提升,是一个人对于自我潜能的唤醒,是自我超越现实的精神境界,是成功的源动力和发动机。 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价值观中,教师就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物,恪守着教师之道,许多教师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道德的教育,也乐在其中。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谦恭做人、低调做事,强调一统、否定个性的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教育工作者。再加上现在的升学考试、选拔制度以及用人制度,更强化了人们对于知识的重视,这使得学生在一把尺子的衡量下,渐渐失去自我、丧失了追求。可以说随着孩子们从幼儿园、小学一直到初高中阶段,其想象力呈递减趋势,他们对于个人的兴趣追求和对未来的思考越来越少,以至于渐趋一致、毫无个性。其实不是孩子智力出现了什么问题,而是教育在孩子一生发展最关键的时期,用统一的生命价值观一步步取代了孩子的梦想与个性。所以,当一个孩子没有梦想时,我们会认为那是个体的问题,而当更多的孩子没有梦想时,那就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是一个严重的民族问题。 教师的责任是激发学生的梦想 如果问一个老师最重要的责任是什么?我想那就是激发与引导每一个孩子青春的梦想。因为正是梦想指引了孩子前进的方向,并激发了坚韧不拔地追求梦想的动力。 在今天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对于金钱以及物质生活的功利主义追求深深地熏染着孩子们的心灵。孩子在比谁家的汽车更高档、谁家的房子更豪华、谁穿的名牌更高贵的过程中,物质的欲望已经不知不觉超越了精神的境界,并大有挤掉精神生存空间的趋势。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教育应当而且始终应当成为坚持一个人圣洁心灵的一块圣地。在这里我们播撒着精神与梦想的种子,并且因“亲其师而信其道”,使教师独享孩子梦想开发的专属权。当一个老师把对于孩子心灵的雕琢当做自己最重要的职责时,教育者就走进了伟大的境界。 年轻时的陈景润,就是因为沈元老师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他指出: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成果早于西欧1000年,南宋秦九韶对“联合一次方程式”的解法,也比意大利数学家欧拉的解法早500多年,并说“我们不能停步,希望你们将来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比如有个‘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人们把它比作皇冠上的明珠,你们要把它摘下来!”此番话激发了陈景润攀登数学高峰的梦想,并为之奋斗了一生。 西方有这样一句格言: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也不要给他们分配任何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有梦想,才有思想,才有奋斗的行为。激发孩子的梦想,就是给孩子创造了终身发展的机会。 点燃孩子的梦想,需要教师真诚的爱 今天由于每一个学生所生活的环境、经历不同,因而他们的人生也就有很大差别。有的孩子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者在不理想的学校学习,这使得他们没有信心去拥有梦想。而点燃这些孩子梦想的火把却是教师对于孩子那份发自内心的强烈的爱。有这样一个教育事例: 25年前,有位教社会学的大学教授,曾叫班上学生到巴尔的摩的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做一评估,每个学生的结论都是“他毫无出头的机会”。 25年后,另一位教授发现了这份研究,他叫学生做后续调查,看昔日这些男孩今天是何状况。结果根据调查,除了有20名男孩搬离或过世,剩下的18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这位教授在惊讶之余,决定深入调查此事。 他拜访了当年曾受评估的年轻人,跟他们请教同一个问题,“你今日会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这位老师目前仍健在,虽然年迈,但还是耳聪目明,教授找到她后,问她到底有何绝招,能让这些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 这位老太太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带着微笑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 在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皮格玛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望效应),它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关爱、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是一切教育取得成效的源泉。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对于教师有那么多的赞美?为什么平凡总是透着崇高与伟大?为什么人们一生可以忘记很多很多却唯独不能忘记老师?其实这一切都源于爱,那份无私的爱。 用心去理解并呵护着孩子的梦想 正因为梦想成就了孩子,因此教师还应当用心去理解并呵护着孩子的梦想。孩子的梦想千差万别,其表现也是各不相同,教育者应当用正确的教育思想与理念理解孩子,并悉心培植孩子追求梦想的精神土壤和文化环境。 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因为胰岛素结构的研究以及在确定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方面的杰出成就,分别于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桑格并不是什么生来的天才或神童,在学校他是一个成绩很一般的学生。不过,桑格从小就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平时经常到野外采集和制作动植标本,阅读生物学方面的科普书籍。由于桑格喜欢生物学,并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这方面,所以他的生物学方面的知识要远远高于其他同龄的孩子。但是,生物学当时并不是学校的考试科目,所以他的学习成绩也一直非常平庸,但他的许多老师并没有因为他的成绩不好而讽刺他、斥责他,而为他创造宽松的环境。儿时对于生物学的痴迷爱好,老师对桑格梦想的呵护,是他日后能够成就于生物化学领域的奠基石。至今,桑格仍然是诺贝尔化学奖历史上唯一的两次获奖者。 在中国当代学校教育中,升学压力考试排名,让教师失去了自我,也扼杀了孩子梦想的天性。试想像桑格这样的人在今天的中国学校教育中会是怎样的呢?我相信在当下的中国教育中如果有这样的孩子,恐怕早就被列入差生,并打入另册了,何谈诺贝尔奖!所以,今天的教育在考验着教师的良知,也在考验着教师的胆略与智慧。如果我们始终在追逐功利价值,那么教育的真正价值就不可能有实现的机会。 每一位老师都要去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而幸福不是空中楼阁,它基于责任与使命的拼搏与奋斗。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幸福的方法》告诉我们:幸福不是一种短视的功利目标的实现,它应当是一份爱,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创造。教师应当拥有至真至纯的爱:点燃孩子未来的梦想;教师应当承担一种责任:让孩子拥有美好的梦想;教师应当赋予自我一种使命:让孩子的梦想成就民族的梦想;教师应当懂得去创造:创造孩子实现梦想的机会。金钱决定不了我们幸福的持久与永恒,分数与名次也不是孩子成功的代名词。我相信,如果老师为孩子创造一片蓝天,孩子们就会飞得更高更远,而老师的幸福就是仰望苍穹的那份殷殷的期盼! (长安二小 谢佩娟转载自新浪网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85bb4d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