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思想史考试名词解释资料

时间:2023-03-04 08:28: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品文档

1、坐忘

庄子认为修养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指人有意识地忘记外界一切事物,甚至忘记自身形体的存在,达到与“大道”相合为一的得道境界,也指人在修炼中控制意志、排除杂念的内修方法。《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摆脱了劳逸苦乐之情,不去思考现实世界的利害得失,超越了有限的现实世界,就可以达到真人的境界。

2、天人感应

西汉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表示着对人们的谴责和嘉奖,人的行为(主要指帝王的行为、措施和宗教仪式)能够使天改变原来的安排。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对它作了从来没有的系统论证,并加以发挥目的是为了政治统治的长治久安。

3、人副天数

董仲舒《春秋繁露》篇名。认为人是天的缩影和副本,人的形体和精神都来源于天,与天类似。在形体方面,他作了许多荒唐的比附,例如人有小骨节三百六十六,与一年的天数相符合;有大骨节十二,与一月之数相符合;五脏四肢与“五行”“四时”相符合。认为“心有计虑,副度数也;行有伦理,副天地也。”以此作为“天人感应”的依据。

4、经世致用

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用之学相对。经世致用的思想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先秦思想家孔子,到了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顾炎武等认为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

5、致良知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王守仁认为“良知即是天理”,作为“天理”的“良知”就在人的心中,不需要向外探求,并且良知人人具有,圣、愚皆同。 “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之行合一的过程。“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6、物不迁论

《物不迁论》是僧肇的代表作之一。着重讨论了动静关系的一篇论文,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发展观。他认为不能把动静加以分割。即不能离开运动来研究静止,而是要从运动中来论证静止的道理;通过对于运动的分析,达到否定事物运动的目的。在论证方法上,他割裂了物质运动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把运动的间断性绝对化,而把运动的连续性说成是人们的一种幻觉,从而否定了事物的转化和发展。

7、四法界

四法界是华严宗对于世界的看法,四法界指的是: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这里的法界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事物而言,界为分,就是差别。一是指理而言,界为性。前者指千差万别的事物现象,后者指法性真如。事法界就是形形色色的世界(杂)理法界指清净的本体世界(纯)。这两个世界互相包容无妨碍,就是理事无碍法界,各种事物之间也互相包容无妨碍,就是事事无碍法界。这四种法界不仅体现了宇宙万事万物的关系,也是人们了解世界的四种精神境界。

8、转识成智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转识成智是说,八种识都转变为成佛的智慧。执著有“我”产生“烦恼障”;执著有“法”产生“所知障”;只有破除我法二执,以我,法为空,才能使灵魂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进入涅槃世界。如何破除“阿赖耶识”中的“有漏”种子是我、法二执二障的根子,可以通过累世的修炼,使有漏种子逐渐消失,成佛的无漏种子逐渐的增长,八识都变成为成佛的智慧,便能进入佛国.



9、天人合一

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包括三个不同层次。第一,天人在形体结构上的一致,即人副天数;第二,天人在思想和道德意识上的一致,即三纲五常;第三,天人之间可以互相感应,即天人感应。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赋予了天人格化,其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帝王的政治上的一统,强化家族的宗法统治和封建君权。

10、正名

正名一词源出于儒家经典《论语》之中是孔子对于社会的理论。他认为,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事情是实行他所说的正名。就是说,应当与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君、臣、父、子都是这样的社会关系的名,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孔子正名学说的含义。

11、仁



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12、中庸



中庸:平常、常道。是孔子思想中的方法论和重要的哲学观点,是一种适度、恰当的追求和谐思想的方法和行为方式,“中”:中正、中和、不偏不依,“庸”:平常、常道,是儒家的伦理原则和道德的最高标准。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对待人生自然社会的基本方法;一方面强调“用中”突出用中的实践意义,另一方面强调用中之常,中道可以常行,说明中庸的普遍意义。 14《中庸》

全篇都在论“中和”认为中和是性、是道、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人的可教就在于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首先要有至诚无妄的心态,中庸把“诚”看做是世界的本性,精品文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8f01a2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