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3-01-22 21:49: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政府会计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作者:张永红

来源:《经营者》 2018年第24



张永红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一直在不断推进政府会计改革,相继出台了政府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本文将从政府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义与影响进行探讨,并就事业单位如何加快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提出有效地应对措施。

关键词 政府会计改革 事业单位

一、政府会计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准确反映单位资产负债情况

在政府会计改革过程中,政府出台的会计准则及有关制度一方面使得资产负债要素核算内容进一步细化,通过增设收入费用表,要求事业单位必须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对无形资产也应实行定期摊销,合理运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等账户。现行的政府会计准则与制度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则及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存在一致性,事业单位就能更好地落实国有资产相关规定,对增量与存量资产状况进行如实反映,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基础得以进一步夯实,使各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从而控制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管理绩效提升。

(二)有利于加强预算的绩效管理

政府会计改革要求事业单位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各项耗费,合理归集、反映单位的运行费用和履职成本。同时,改革提高了对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要求,要求不仅要关注资金使用情况,也要重视预算项目的执行结果并进行绩效评价,使各项经济活动得到进一步的规范。政府决算报告的目标是能够反映预算执行进度和执行结果,能够服务于预算绩效管理。

二、政府会计改革对事业单位的影响

(一)引导会计核算变革

政府会计改革要求事业单位采用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核算模式,即在同一会计核算体系中实现“双基础”核算。然而目前,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对预算会计比较熟悉,对财务会计的核算要求相对陌生,要将同一业务按照不同的核算原则记录到相应会计科目中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是收支类会计核算,要区别预算收入与收入的确认,预算收入关注资金实际到账,现金的流入;收入关注取得款项的权利,经济资源的流入。另外,实务中具体哪些经济业务属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也需要进行合理界定。费用的确认和预算支出一样存在确认基础不同。二是资产负债类会计核算,现在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为“虚提”折旧,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而不计费用,而改革后将按权责发生制要求“实提”折旧,有利于客观真实地反映资产价值。无形资产的核算与固定资产的核算基本相同。存货的核算,将由“在购入时确认资产,实际发出时确认支出”变为“在取得时确认资产,实际发出存货时才将其转入当期费用或成本,而预算会计则在购入时就做了预算支出,实际发出时不做确认”。

(二)引导财务报告变革




政府改革要求事业单位除了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决算报告外,还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政府部门财务报告。一是会计账簿相关数据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应当提取数据后按照相关报告标准进行调整,数据调整应当符合重要性原则,并编制调整分录。二是需要编制当期盈余与预算结余差异表来重点反映政府部门权责发生制基础当期盈余与现行会计制度下当期预算结余之间的差异。三是事业单位不仅应当以经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数据为基础编制本单位财务报表,有下属单位的事业单位还应当按规定合并抵消所有内部交易事项,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全面反映单位整体财务状况。

(三)引导资产管理的变革

政府会计改革对事业单位资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事业单位要全面清理核查资产情况,合理界定资产范围,确保符合准则要求的资产全部纳入核算范围,并加强日常管理,定期盘点,确保账实相符。二是每月要及时对各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尚未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事业单位需要全面核查现有固定资产的原价、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补提折旧,以真实准确反映现有资产的价值,促进资产合理配置。三是对达到报废年限且没有使用价值的资产、长期闲置不用的资产等及时进行处置,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四是要加强对债权债务等往来款项的管理,对长期挂账的往来款分析原因,及时清理。

(四)引导财务信息系统的变革

目前事业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只能用于单一的预算会计核算或者财务会计核算,而不能将二者有机融合,不能满足本次政府会计改革对“双分录、双报表”及“平行记账”的要求。同时,在预算结余与净资产变动差异分析,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在资金往来收支差异核算,期末结转,财务报表出具等方面也难以适应新准则、新制度。因此,转变现有财务信息系统的软件运行模式,建立强有力的信息系统支持,减少财务人员在“平行记账”下的重复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不仅关系到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更关系到政府会计改革顺利平稳落地。

三、事业单位推进政府会计改革的工作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

政府会计改革不仅仅是记账方式的转变,更是国家治理思路的根本性变化。改革的实施与落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财务管理、预算和会计核算的方方面面,同时还将引起事业单位业务流程再造等全方位的变革。如果单位“一把手”认为改革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那么改革的落地将会非常艰难。因此事业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强化领导,明确职责,层层传导、精心组织,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落实责任,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实施顺利。此外,作为一项根本性的变革,政府会计改革初期必然会问题迭出,这种时候就需要单位领导坚定信心、坚持改革,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组建快速反应队伍,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

(二)加强政策研究及制度衔接

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出台后,事业单位应及时根据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政府会计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一系列配套的内部制度与具体措施并注重新旧制度的过渡与衔接,使单位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有章可循。例如:健全完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制度,修订预算管理办法,收入、支出管理办法等,制定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管理实施细则等。在实际会计工作中,还应对具体的业务范围进行界定,明确哪些经济业务应当使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哪些经济业务需要同时进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核算,对收入、费用等具体会计科目的使用进行明确界定和列举,以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加强财务人员培训

政府会计改革的实施,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熟悉预算会计的核算方法,还需要准确掌握财务会计的核算要求。由于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过去长期按照预算会计体系处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和修正的权责发生制进行会核算,因此转变财务人员思想,更新管理理念和知识储备,使财务人员适应全新的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政府会计核算体系十分必要。各事业单位应通过多种方式和平台宣传、培训政府会计改革系列准则、制度和相关政策;组织专题研讨、答疑解惑、交流学习、实践锻炼等途径增强学习效果,使财务人员深入了解准则、制度出台的背景及重要意义,熟悉准则、制度的主要变化和内涵,熟练掌握会计核算内容,掌握平行记账,深刻理解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之间的关联关系,准确把握会计报表编制要求等,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还应加强各事业单位之间,事业单位内部各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促进对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实践经验的交流和学习,共同深入推进政府会计改革落地。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

会计信息系统是支撑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信息基础,事业单位需要尽快建立与改革相配套的会计信息化处理平台,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尽快组织、协同财务软件供应商按照政府会计改革的要求完成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将“双体系”的改革思路嵌入至系统,实现系统兼容两种核算方法,生成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两类会计信息,避免财务人员的重复劳动。二是注重系统间的融合与对接,加快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和资产等其他财务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对接和整合,加快会计系统和业务系统的融合,如资产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等实现互通共享,通过财务信息化促进单位管理信息化发展,建立单位内部的大数据平台,以此带动事业单位整体管理水平提高。

四、结语

只有深入地对新准则新制度进行研究和学习,加上对现存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进行细致的规划与转变才能真正实现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能力的提高,并逐步推动并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

(作者单位为辽宁省科学技术馆)

参考文献

1 李玲.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的影响和应对措施[J.财经纵横.20179

2 熊娜,撒晶晶,等.政府会计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政府会计,2018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97ab3d653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