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工作人员,大家好! 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四季之美》,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说课。 我首先说教材 《四季之美》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本文作者是日本平安时期著名的女作家清少纳言,被誉为“日本散文的鼻祖”。课文以时间为顺序,依次描写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四季之美,各美其美: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作者文笔生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根据教学内容和新课程标准,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会认”旷”等5个生字,会写“黎”等9个生字,正确读写“黎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本课的教学 重点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为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接下来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基于此,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朗读感悟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走进文本,在读中思考,读中理解,读中悟情。我引导学生通过师生接读、逻辑引读、减词对比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景物的独有韵味。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圈点批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展开,让学生通过品味文字,感受景物的动态变化。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与静的完美结合,构成了景色独特的意韵。 然后重点说一说教学过程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这理念的指导下,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上课,我首先用电子白板播放一组配有音乐的四季风景图,顺势启发学生:同学们,大自然中四时的风景各异。我们感受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喜悦;欣赏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明丽;品味过“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热烈;更体验过“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情趣。四季的交替,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四季的轮换,为我们呈现不一样的风景。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一起去感受她笔下的四季之美吧!这样的设计,一瞬间就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激发起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欲望,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让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在读的过程中,将不懂的生字词圈一圈,划一划,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的问题。我有针对性的对易错难读的生字词进行指导,如:黎明等生字词;接着我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四季之美的?在课文相应段落画出重点,目的是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 环节三:研读赏析,体验情感 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为此我将层层设疑,步步引导,抓住重点语句展开深入分析。我主要分三个步骤进行: 首先我抛出思考问题:作者眼中四季最美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第4自然段中,作者描写了冬天的哪些景物,以及关于动态描写的词语?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全文,然后按四人为一组进行小组交流讨论。 接着让小组逐一汇报,我相机点拨后引导学生研读全文:在作者眼中,春天,最美的时间是黎明;夏天最美的时间是夜晚;秋天最美的时间是黄昏;冬天最美的时间是早晨。 第4自然段中:作者描写了冬天最美的景物有雪、霜、火盆;动态词语有落雪、铺满、生起、穿过。铺满白霜和熊熊炭火,既有动静上的对比,一静一动;又有颜色上的对比,一白一红,从而感受冬天早上的情趣与闲适。 最后,我让学生带着情感朗读全文,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品味,读中生情,读中获得情感的熏陶,体会动静结合的独特意韵。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9aeedc87f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