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自我意识差异在语言表达中的折射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美自我意识差异在语言表达中的折射 摘要:中西方由于历史文化的不同,自我意识的心理特点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的自我往往存在于个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的相互关系之中。“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所追求的理想自我境界。美国文化关注个体的自我,强调自我意识,重视个体的存在。这种自我意识的心理差异进而体现在英汉语言的表达方式中。美国人说话时刻意将说话人和听话人区分为相对独立个体,并尽力为听话人留出独立判断、选择的空间,以显示对听话人的尊重。中国人则倾向于忽略“你” “我”的感念,直接表述观点。了解中美自我意识的差异在语言中的折射,可以帮助英汉语言学习者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恰当地使用第二语言表示礼貌和尊重。 关键词:自我意识;文化差异;英汉语言; 表达方式;礼貌 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使各自的自我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差别。西方文化关注自我、重视自我,自我意识非常强烈。而美国人自我意识的这一特点尤其突出。 近现代美国人多讲个体我,显示出重我的特色,重视个体我的存在。 相应地,美国人一般严格区分“自我”与“他人” 。与西方文化不同的是,中国人心中往往只有一个“关系中的自我”,即在人与自然、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关系中所表现的自我。中国文化因为没有明显的主客二分式思维和分析思维的传统,而善长于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这样,中国人在认识自我时一般未明确地将“我”视作客体我来做纯粹的事实分析,而是将“我”的身心视作一小宇宙,将“我”与周围环境视作大宇宙,从整体上来剖析这两个宇宙及其相互关系;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一向重视伦理道德,推崇群体至上,这样,中国人心中往往只有一个“关系中的自我”,即在人与自然、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关系中所表现的自我。 中美文化对自我的不同理解和感受,使人们对自我认知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进而折射在语言的表达中。这种心理特点和思维习惯的差异,突出体现在做出主观判断和主观意愿表达以及对他人表示尊重的语言表达方式中。在美国人看来,对他人的个体存在的重视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一个懂礼貌的人会随时意识到听话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尽力将这一意识体现在语言中,着力区分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不同个体,尽力拉开说话人和听话人作为独立个体的空间距离,从而表达对听话人的尊重。中国传统的哲学中的“天人合一” 思想使中国文化中的“我”的概念弱化。语言表达中也不强调“我”和“你”的区分,“我”字经常无需提及。因为无论语言中是否提及,“我”的概念已经存在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之中。 中国人在说英语时往往会受到母语的影响,不善于运用将“我”和“你”作为不同个体的思维方式, 语言表达听上去比较主观直接,甚至会使美国人误以为中国人比较高傲自大,自以为是。 一 提出建议 当人们试图向别人提出建议时,一个非常礼貌的说话人往往尽力缓和语气,从而体现对听话人的尊重。然而,中国人和美国人由于自我意识的不同,在提出建议时,往往选择不同的角度。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比较熟知的是,提意见和建议时,英语中往往会使用虚拟语气来缓和语气。实际上,虚拟语气的使用常常是角度选择的结果。美国人在提建议时,往往使用非常委婉、间接的句式,以自己为出发点亮明观点。例如,笔者在美国的一个景点拍照,笔者的美国朋友提出这样的建议:“if I took a picture here, I would not use the flash.” 出于礼貌,说话人没有从听话人的角度谈论这一问题,而是选择了从自身的角度进行表述。在美国人看来,这样的表达方式为听话人保留了选择的余地。说话人试图表明这个建议只是自己的个人 意见,听话人可以有自己的不同选择。美国人对“我”和“你”的独立思考能力非常敏感在意,并且力求在意见表述中为对方留有余地。在中国,一个礼貌的中国人可能会说,“我觉得,在这里拍照,如果不打闪光灯可能效果会更好。” 说话人虽然也试图体现这是自己的个人观点(“我觉得”),但是更倾向于突出对自己的这一观点的不确定感,从而使语气显得温和。然而如果中国人说,“如果我照相的话,我会使用闪光灯。”这样的句子会让人听起来感觉像是反语,并没有礼貌的感觉。由此看来,中国英语学习者如果要像以英语为母语的说话者那样自如地运用这些虚拟语气的句子,需要在语言表达中注意体现自我意识。 二 提供帮助 当向别人提供帮助的时候,中国人在语言表述中强调帮助行为本身,突出表达自己强烈的帮助愿望。在中国人看来,对对方提供帮助的良好愿望足以体现自己对对方的尊重和关心。而美国人为了表达对听话人自我的尊重,会从听话人的角度表述自己提供帮助的愿望,尽力体现自己希望听话人来决定帮助的行为,从而表达对听话人的尊重。当美国学生看到老师拿了很多东西,想帮助老师拿一下,可能会说:“Can I help you?” 这是中国英语学习者比较熟悉的句式。然而更多的美国学生会说,“Do you want me to carry this for you?” 这样的提问将行动的决策权交给听话人,表明说话人充分尊重听话人的意见,充分考虑听话人是否愿意接受帮助。这样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的独立个体的尊重,因而听上去更加礼貌。 中国学生在这种场合可能会说,“老师,我来帮您拿吧!”说话人突出描述帮助的动作,表明自己提供帮助的愿望非常强烈,听话人会感到非常亲切,认为说话人充满热情,非常乐意帮助自己。即使听话人不需要对方的帮助,也会认为说话人的非常热情和礼貌。然而这样的句式会让美国人感到有些唐突,感觉对方有将帮助强加给自己之感。反之,如果中国学生问,“老师,您是否愿意让我帮您拿呢?”中国人会觉得说话人的态度并不热情。 三 提出要求 美国人在向别人提出要求的时候,也尽力在语言中体现出对听话人个体存在的尊重。例如,在美国某中学的全州统考开始前, 辅导员在广播里发出考场指令:“It would be great if you could go into the classroom now 。” 辅导员的句式为学生留出选择的余地,表达她对学生的尊重。中国人会觉得这样的指令缺乏严肃性。在中国的考场上,播音员通常会说,“ 考试马上就要开始,请考生进入考场就坐。” 指令的发出非常直接,直接强调所要求执行的动作。说话人和听话人都认为进入考场是必要的责任和要求。考生不会感到有受逼迫之感。另一个例子:饭后,一位美国房东太太和租住自己房子的中国学生一起收拾餐具。房东说,“I would wash these dishes with hands. I don’t put them in the dish washer. ” 实际上房东太太是在强调“请不要将这些餐具放到洗碗机里, 最好能够手洗。”但是为了表示对听话人的尊重,房东没有说“Please don’t put them in the dish washer.” 从字面上看,说话人指出这是自己的个人选择,意味着为听话人的留下了选择的余地,并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听话人,这正体现了说话人对听话人个体的尊重。 四 请求允许 美国人在征求别人同意时,语言表达常常从对方角度出发,以表示对听话人的尊重。例如, 一个女儿想喝一杯酒,出于对母亲的尊重,她试图征得母亲的同意: “ Do you want me to have some wine?” 这中表达方式在不熟悉美国语言文化的中国人看来是很奇怪的。中国人更习惯于美国人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May I have some wine, please?” 对于中国人来说,后一种说法似乎更接近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中国人会说,“妈妈,我喝杯酒可以吗?”受自我意识特点的影响,中国人不必刻意将说话人和听话人做二元式区分,“我”和周围的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我”就存在于这种关系之中,所以中国人不会问“您是否愿意” 来突出强调对方的意愿,而是在语言中直接点明自己的希望达到的目的,以求得对方的同意。而美语中的“Do you want me” 使用非常频繁,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表达方式。 五 表达赞美 在表达赞美之词的时候,美国人会在语言中突出自我,从而显示自己的真诚和热情;而中国人会将自我抛在一边,而尽力把对听话人的赞美描述为客观事实,突出观点的正确性,以体现自己的热情。例如,中国人在表达评价听话人服饰时经常会说: “你的衬衫真漂亮。”美国人当然也说:“Your shirt is very pretty”。但是,我们会更经常听到美国人兴奋地说: “I like your shirt. ” 这两种说法实际上体现了说话人的不同思维方式和视角。当说话人以第一人称做主语时,更加强调自己对听话人的服饰的感受。这种表达方式无形中区分了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不同独立个体, 将听话人视为独立于说话人之外的个体。 强调“我”的意见和感受可以使赞美之词更加有力度。因而被赞扬的一方也会格外高兴。同样,西方人做客时对饭菜表示赞美往往会说:“I like this dish. This is my favorite dish.”中国人在评价饭菜时则经常会说:“这道菜真好吃。这道菜味道真不错。” 评价虽然是主观意见,但是说话人并不强调这是个人的主观感受。说话人作为“我”的概念已经消失,言语中将主观意见描述为客观事实,用以突出对事物的赞美之情。 由此可见,由于自我意识的思维差异,以汉语和英语为母语的人在阐述观点、提出建议要求时,会无意识地选择不同的角度来表示对听话人的尊重和礼貌。美国人自我意识较强,说话时会尽力区分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不同观点,体现两个独立个体的存在,以此表示对听话人的尊重。中国人在语言中不着力区分“你”“我”,因而在表达个人意愿、阐述主观观点时语言句式更加直接,更倾向于直接陈述观点,不着意区分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不同个体。了解了美国人和中国人的不同思维方式在语言中折射出的这一差异,有助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表达礼貌和尊重。 参考书目 [1] 陈宏薇,李亚丹.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2]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刘承华. 《文化与人格: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4] 孙致礼.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5] 汪凤炎. 《古代中国人心中的“我”及其启示》[J].心理科学,2004,27(2). [6] 汪凤炎, 郑红. 《论中西方自我的差异》[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9d8ea1da8114431b90dd8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