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 ——寒潮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3-02-03 07:03: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品文档

寒潮

成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剧烈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气........

象部门规定:一天内降温达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 5℃以下称为寒潮。所以,并不是每一次冷空气南下都称为寒潮 分布:

时间上,多发生在冬半年,秋末、冬季、初春,其中以秋末初春的危害最大。 空间上:入侵我国的寒潮多来自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

我国除青藏高原地区和滇南谷地因地形原因不受寒潮影响 海南岛由于纬度低,离冬季风源地远受影响较小,

四川盆地因受地形的影响面受寒潮影响较小, 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均能受到寒潮影响。

入侵中国的寒潮主要有三条路径:

①西路:源自北极,从西伯利亚西部进入中国新疆,经河西走廊向东南推进,对我国

西北、江南及华南影响大;

②中路:源自西伯利亚和蒙古进入中国后,经河套地区,直达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

地区;

③东路:从西伯利亚东北部进入中国东北地区,经华北地区和黄河下游地区南下,般只影响北方。

天气:长江以北以大风、降温为主,长江以南则是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危害:①强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秋末春初危害最大)

②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 ③大雪、冻雨压断电线、折断电杆; ④在干燥地区,寒潮可以引起沙尘暴; ⑤带来的雨雪和冰冻天气对交通运输不利; ⑥危害人体健康引发感冒、气管炎等疾病。 有利:

①带来雨雪天气,缓解冬天的旱情。(瑞雪兆丰年)

②低温可以杀死过冬的害虫和病菌,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措施:

应加强监测预报 ②注意保暖。 ③制定应急预案

沙尘暴

概念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

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 分布:西北、华北地区。 发生时间:冬春季节

沙尘暴产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一是大风——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

二是地面的沙尘物质——形成沙尘暴的物质条件; 三是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产生原因:

(1) 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降水少;

②快行冷锋天气影响;

.


精品文档

③春季多大风 ④地表植被稀少

⑤西北地区沙漠广布,沙尘物质充足。

(2)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破坏植被;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

③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保护植被等

危害:

①沙漠扩张,淹没农田,刮走沃土; ②加剧土地荒漠化;

③造成大气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④破坏交通和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 ⑤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⑥降低能见度,影响出行,甚至造成交通事故;

⑦与之相伴的寒潮会农作物受霜冻之害;使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有利:

①中和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减小酸雨的危害; ②提供凝结核,增加降水,缓解旱情; ③给海洋生物提供饵料,增加捕鱼量;

④增加了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可以抑制温室效应。 措施:①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

②植树种草,建设三北防护林;

③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冬春季农田覆被率; ④加强加强监测、预报

⑤限制牲畜数量,合理放牧,恢复草原生态环境; ⑥充分开发利用新能源,解决农村、牧区用能问题

华北沙尘暴多发的原因可以理解为:

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疏松干燥,风力对土壤的侵蚀越来越严重。

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下,人们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森林,使得森林覆盖率降低。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过度放牧,滥挖药材,使得森林草原急剧退化。沙化土地面积

不断扩大,导致沙尘暴多发。 离沙源地较近

雾霾

雾霾,雾和霾的统称。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区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异。

雾霾的形成既有源头,也有帮凶,这就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一旦污染物在长期处于静态的气象条件下积聚,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b2d9470e7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