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 2、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 3、了解我国几种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4、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和资料,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的损失的了解 2、通过搜集资料,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情况的学习,是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 2、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2、树立防灾减灾、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运用音乐和图片相结合,调动学生们探究该节知识的热情,同时然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灾害的危害性 (二)新课探究 探究一: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 1、什么是自然灾害?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它们可以分为几类? 学生们看书回答。 找到自然灾害的内涵——满足两个条件: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造成灾情。 小试身手:完成55页活动 教师归纳揭示下列内容: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老师想问一下,我们国家会发生自然灾害吗?那我们国家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自然灾害呢?它们可以分成哪些类型? 学生上台展示探究结果,教师将学生探究结果展示在课件页面。 气象灾害:台风,凝冻、洪涝、干旱、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 教师给予补充(除了上述两种以外还有一类是“生物灾害”)的同时,分别出示每种灾害的图片,加深同学们对各种自然灾害的认识和理解。 过度语:我国有着这些纷繁复杂的自然灾害,将会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这是必然的啊。可是我们能就这样任由它们肆意于咱们人类的生活中吗?当然不能,那我们怎么办呢?就是要去控制它,如果不能控制它,就要想办法去回避它,防止它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大的影响,你们说对不对?那要如何做到这些呢?就必须去认识它,了解它,只要我们深入地认识它、了解它后,我们就会有办法来对付它,对不对?那我们该从何着手呢?(发难),就让我们从认识它的特点开始吧! 探究二: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我国的自然灾害有什么特点呢?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探讨以下的内容吧。(出示幻灯片) 提示1:同学们,我们从我国自然灾害的类型(气象、地质、生物)来看,我们是否可以得出我国自然灾害的一个特点呢? 学生发言: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 提示2:出示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图,应到同学阅读,归纳出我自然灾害的第二个特点“分布广” 提示3:出示资料,列举几次发生在我国同时学生们有比较熟悉的发生在最近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包括财产和生命的,以及资源等等。归纳出我国自然灾害的第三个特点“灾情重” 提示4:出示资料,列举发生在我国的自然灾害的时间表,归纳出我国自然灾害的第四个特点“频次高” 教师归纳: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有四点:种类多、分布广、灾情重、频次高。知道它的特点后,我们还得知道它们发生在我国的原因啊! 探究三:我国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 1、气象灾害 出示我国寒潮和台风的路径图,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多台风和凝冻的原因、分布和发生的时间。 出示我国旱涝灾害分布图及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多旱涝灾害的原因、分布及其常发生的时段,同时阐明气候对这两类灾害的关系。 2、地质灾害 出示世界板块构造图和我国地震、火山的分布图,分析我国地震的分布和多地震的原因。 出示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图和地形图、气候分布图,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泥石流和滑坡的分布以及成因和常发生的时间。 教师归纳:同学们,咱们今天对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成因、分布以及相应发生的时间多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深入的认识了,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就不会再像之前一样去害怕它,因为有句老话叫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可是同学们!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因为我国的自然灾害的种类繁多,同时还特点鲜明,这也使得我国是一个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防灾减灾的工作。 探究四:防灾减灾 近年来,在防灾减灾方面,我国取得了一些成就。下面我们读课本58页和59页,找出我们在防灾减灾方面都取得了那些成绩? 1、各组学生看书讨论,并将讨论结果书写在展板上,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几组上台展示,最终形成结论。 2、回归生活:我们身边的乌江,也会不时给我们带来惊“喜”,就目前来看,我们是否已经完全有能力来接受乌江给我们的惊“喜”?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畅所欲言。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次的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我国的自然灾害的种类多,分布广,并且受灾严重。了解自然灾害是为了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有效地防灾减灾。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那我们吱声也要提高灾害的自救能力。 (四)作业布置: 针对乌江当前的状况,我们应当如何来防范沿河人民的“母亲河”将可能带给我们的“洪涝灾害”,写一篇小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07c82c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