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其实要看你个人的能力和水平了,不同能力的人自然需要准备的时间长短也不同。但是就我看来,教师资格证还是很容易考的,我们并不需要准备太长的时间,正常备考教师资格证的时间应该在30天~45天左右,不宜将备课时间拖延地太长也避免备考时间过短而导致准备不足。 怎样来制定一个行之有效且能够按期完成的合理的备考计划呢? 一、基础阶段(约20天) 01结合讲义,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第一轮复习不要只想着要去背什么,或者只抓重难点,而应该把重点放在知识点的扫盲上,因此,建议把所有章节看一遍,理解并掌握内在的逻辑体系,可以自己尝试着梳理知识点,最终能够合上书复述书中的所有内容就达到复习的效果了,如果不行就再系统的复习一遍,我们一定要树立起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决心和自信心。 02背诵思维导图,形成知识网络 教师招聘考试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也比较散,对于各学科知识制定复习计划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要求考生能够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可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梳理。思维导图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过滤知识点,帮助考生建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框架,理解学科的内在逻辑,并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网络。在考试过程中有利于知识的提取,避免复习时的盲目性。 03做分章节练习题(题库) 复习属于强化阶段。这个阶段不能仅停留在复习资料或者讲义上,而应该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开始大量接触练习题,前期的习题练习只是为了巩固知识点,在这一阶段就要以练习为主。考生不但要准备近几年的真题集,而且还要准备一本与之配套的权威的练习题集及解析资料。从题型考查特点与重难点的角度,重温知识是这个复习计划中的又一个重点目标。 二、检测阶段(2天) 经过前一个阶段两个月的复习,各位考生的复习已经基本告一段落。基础性的内容已经应该达到比较好的掌握。这个时候,需要做一个阶段性检测。检测的方法是通过一两套历年真题检测自己的复习效果,看看自己复习的薄弱点在哪里。 三、提高阶段(约10天) 本阶段是基础学习阶段之后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考生进步最快的阶段,以前的所有准备工作指示对自己总体把握,做到有的放矢,考生学会自己整体把握招教考试的出题的题型,思路,考试中所涉及的考试重难点,要想在招教考试中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一举拿下,不跑“马拉松”式的费力费时的苦差事,真正的提升自己的分数,在笔、面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准备工作中还需要考生做好以下三个工作: (一)、总体把握 即分学科进行小结,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科特点,教育学除了考察考试对教育学整个学科的把握,所有的知识点都侧重于记忆,基本上所考察的所有的知识都能在书上找到,故对那些记忆力好的考生来说,是利大于弊的;而对于不擅长记忆的学生来说,无异于是痛苦的。 (二)、分题型汇总 我们还可以分题型对教育综合知识进行把握。在复习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把教育综合知识中的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开,分别进行集中精力总攻,按照自己总结或者上课老师讲解的答题技巧,再次背诵简答题,不但要达到成诵程度,还要学会过渡学习,力求每一个简答题都心中有数,这样就不会在笔试中出现暂时性遗忘。不管笔试中出什么样的简答,都会不慌不忙。 (三)、专攻难度较大的题目 通过几轮的复习和总攻,大家对单选、多选、简答等题型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真正的拔高题也是大家最容易失分的部分是论述、案例分析或作文题。那么,大家就应该针对这样的题型,做到坐下来钻进去,用专门的时间段来整理和钻研论述、案例分析或作文题,总结论述、案例分析或作文题的解题技巧,多加练习,熟练掌握。论述、案例分析或作文题是难度较大的题目,不是考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自己就能做出来的。需要总结一些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四、总结阶段(4天)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每一轮的复习检测后都有成败与得失,每一次都会有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这对于每一位同学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总结是对自己一个阶段学习情况的检测,通过自测,可以了解自己对招教考试中的知识点以及解题方法有没有真正掌握,发现自己前段时间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学习与考试积累成功的经验。 五、准备阶段(1天) 把考试用品准备妥当,路线考点安排妥当,还应注意自己心态的调整。 首先,提前把考试用品根据准考证上的要求准备充分,包括笔、准考证等所需要的一切用品,有的时候甚至是穿什么衣服,什么鞋子能给自己轻松的心情。其次,还要提前把考点的路线图熟记于胸,有条件的考生最好把提前踩点,看下考试地点,乘车路线等,这样在第二天去考场就会沉着冷静,从容淡定。最后,还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心理学中的耶克思-多德森定律告诉大家,中等强度的动机和焦虑水平更有利于学习效果的发挥。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临场考试心态是考察大家心理素质的时候。总之,考生们应该做好一切准备,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水平。 温馨提示:同学们加油哦~有问题可以直接咨询我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b4d568b9c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