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表演中的“意象”

时间:2022-04-12 15:16: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戏曲表演中的意象

作者:倪红雨

来源:《艺术殿堂》2018年第03

【摘要】中国戏曲以意象化的表演构建诗意的表达,无论是角色塑造、脸谱色彩以及行当分类,都是戏曲意象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关键词】戏曲意象;角色;脸谱;行当

韦勒克在《文学的本质》一文中提到:想象性的文学不必一定要使用意象。诗的语言一般充满着意象。中国戏曲的曲词充斥着诗的语言,因此戏曲表演中需要以意象化的表演渲染出审美的意境。戏曲表演中的意象化创造就是在戏曲表演中,通过演员和剧本共建一种诗意化的表达,通过形象的塑造,以意象呈现给观众独特的审美感受,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一般说来,传统戏曲并不依赖舞美设计,仅凭借演员的精湛表演和剧本的文采,就可在观众的脑海中产生丰富的意象,并进入戏剧情境中。而现代戏曲在表演中,开始借用西方的舞美設计,以虚实相间的舞台布景,与演员和曲词相结合,达成戏曲表演中的意象化创造。

戏曲表演中的人物形象,不论是现实人物还是历史人物,都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通过强调和突出某一形象的特征,使之成为类型化的人物,达到意象化的效果。它并不是照搬生活的原貌去处理人物的特性,而是以外形的简单化来反射内在性格的复杂化。戏曲中的人物形象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体现了特有的民族思维与审美特性。戏曲通过强化剧中角色的某些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突出。戏曲表演中的角色行当的划分就是这种特性的集中体现,用以抽象表现某种性格和品质的特征。随着戏曲行当的划分越来越细致,剧中人物的性格和特征也日益复杂。如青衣注重刻画人物的端庄,花旦突出人物的娇媚;老生举止端方;武生表现出飒爽英姿,花脸强调个性刚直,小丑突出狡诈阴险。每个行当都集中概括某一类人物的相似的性格特征,并以不同的程式和技艺塑造不同角色加以区分,从而达到类型化和个性化的统一。

戏曲中的脸谱化妆,以线条和色块构成意象化的表征。黑色代表刚正不阿,红色代表了忠肝义胆,白色代表了阴险狡诈。无论是脸谱、面具还是服装上的图案,都是意象化创造。这种意象化创造表现了民族心理的集体无意识。先通过离形拉开现实与表演的距离,再取形成观众与演员的共鸣,达到离形得似的目的。如昆剧《十五贯》中的娄阿鼠的形象,他的形象造型以作为标志,并绘制在脸上,既突出了角色性格的,又表达了人物的机敏和狡诈的性格特征。人物的脸谱显示出意象化创造的特征,如孟良额头上的红葫芦,表示他酷爱喝酒;包公额头上的月牙,表现他日审阳间,夜审阴间的传说;关公脸谱上的红色,代表着忠义。

不论是从角色的行当划分,还是脸谱的描画,都是戏曲表演中的意象化创造,力图以形传神,立象以尽意。戏曲舞台的意象化创造主要体现在舞美设计和演员的舞台表演上。传统的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c9095ad02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