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益新代表作《晋祠叩古》阅读答案 毛益新代表作《晋祠叩古》阅读答案 晋祠叩古 毛益新 在历史的断面上,常有许多闪光的亮点,在闪射出人类文明的耀眼结晶。这些闪光亮点,似群星灿烂,使历史的天空显得浩瀚、深邃和神祕,太原市的晋祠便是一个光彩夺目的亮点。 晋祠的古老,不仅在於它始建於北魏,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更是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又把历史推前一千六百多年,这前后延展的三千年,让现代人穿越历史时空,聆听到了古老语言所凝思成的一段段经典记述。“周柏唐槐宋献殿,金元明清题咏遍。”这首名诗中的两句绝唱,短短十四个字,就已经非常精确地度量了三千多年时空的距离。只要你走进位于太原市悬瓮山下的晋祠,就会惊异地发现,祠里的一砖一瓦,一亭一碑,一树一木,非常整齐地从远古一直排列到现在,后人毋須在时空里跳跃,就能不隔页漏行地通读它的全部,触摸到它的漫长历史体温,这在全国恐怕是不多见的。 被誉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的圣母殿、献殿和鱼沼飞梁,浸透了古汁,浸透了悠悠岁月磨练的痕迹,飘逸着古老建筑的神韵,成了古建筑、古桥梁中最早的实例和孤例。圣母殿雄伟壮观,献殿玲珑轻巧,鱼沼飞梁奇特別致,都在用一种直露的表情,十分自豪地展现宋代建筑的精品和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建筑是一种精神造化,圣母殿里的邑姜和四十二个侍女,则是守护这种精神造化的“大使”。她们受人供奉,被视为圣人神灵。圣母端坐木制神龛内,凤冠蟒袍,神态端庄。两旁侍女形态各异,各有所奉。她们定格在周朝,感受后人的顶礼膜拜,倾心传播中华文明的史迹。同時,她们虔诚地守护着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与古殿一起,担负着衔传古迹生命的重任。她们在寂寞中耐心地细读着古今,用各自的体态语言与后人进行心领神会的交谈,尤其那些丰满俊美的侍女,或用沉思,或用凝视,或用轻顰,或用微笑,甚至用低声細语或缓歌徐吟,来打开了她们尘封已久的內心世界。尽管是泥塑身,但走近去,仍会感觉出她们呼吸的温馨,会体察到与她们零距离接触后释放出来的种种记忆。 在晋祠,处处可感受到它的原创点是那样悠久灿烂,岁月的刻录是何等的清晰逼真,那些绝笔式的力作,不但是古老的写真,更令世人叹为观止。“难老泉”,听听名字就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这个北宋时从《诗经·鲁颂》中选取警句“永锡难老”命名的晋水源头,从远古到现在,一刻不停地喷涌着一股清泉,晶莹无瑕,游魚可数,永远是那样年轻活泼,难怪有人倾情笔墨进行了一番描述:“清凉之声,可以洁耳;澄绿之色,可以濡目;莹澈之光,可以照心;温和之性,可以涤身。”王勃在《滕王阁序》里也感叹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就这个难老泉,晋祠一下活了,晋祠也一下神了,难老泉喷涌出来的不仅是如玉的清水,更是在流淌着许多动人心弦的传说掌故,让游人陶醉在诸如“张郎护水水长流”一类故事之中。 根植在西周初年的两株柏树,因为同样古老,号称“齐年柏”。不知是苍天无情,还是岁月嫉妒,一株被伐,一株横卧。但生命的顽强,能穿过时空,横卧的树干如虬龙斜倚在擎天柏上,用一片翠绿舒展天空,经历过三千多年后还在继续创造新的传奇。这不但是自然界里的生存奇迹,而且也成了晋祠的一絶,自然引来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的盛誉和赞美:“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合苍烟。” 晋祠珍贵的顶级古迹,招来了不少名人雅士甚至皇上探觅的眼光已不足为奇,他们在惊叹之余一个个留下感叹的`墨宝,有的刻石,有的上匾,世传下来渐渐就成了晋祠三铭刻、三名匾。唐太宗李世民撰文书写的《晋祠之铭并序》,可以说倾尽了他的全力,1203个字的铭文,洋洋洒洒,行书笔力遒劲,飞逸洒脱,尽显一代君主的雄文风采。武则天似乎不甘落后,她自知比不上太宗的文才,但也要在晋祠留名垂史,便在《晋祠华严石经》上作序,译制镌刻,了却心愿。倒是祠里的杨二酉与世无争,用颇具功力的行草,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柏月山房记》全文刻在巨砖彻的照壁上,笔势圆润流畅,砖刻笔力雄劲,成了晋祠书法、砖刻的双绝,他书写的“水镜台”匾额和“难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c928c3ff7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