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农村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潘文武 来源:《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年第02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在广大的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而缺乏家庭教育和亲情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情绪、交往和人格上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会对社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也是我们和谐社会建设中一个非常紧迫而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由于我们农村初中生大多是留守儿童,所以加强对农村初中生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他们的心理能得到健康发展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他们进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要让学生明白青春期的重要。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青春期是人生的关键转折期,是实现人生价值,肩负使命开创未来的时期。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随着自身生理的变化,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在各个方面都有一种表现的欲望,想提前成为一个大人,但却有更多的困惑。主要表现在心理的方面,如情绪容易波动,爱慕异性,兴趣易转移等,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常常只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但往往忽略了心理健康。他们同龄人的心理按道理来说应该基本相似,差异有一定限度。反映在想法、语言、举止、嗜好、服饰上,不要过分与众不同,使人难以理解。悬殊越大,心理不健康的程度也越大,所以他们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他们是否健康成长,也是能否成为国家未来栋梁之才的关键。 第二,要让他们了解青春期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青春期的他们处在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评判标准是什么样的?我认为一个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可归纳为以下六大标准。 1)言行与年龄相符且与别人相似。人的言行是随着身心的发育而变化的。各种年龄的人,在想法、兴趣、行为上都有不同。青春期,应是精力充沛,活跃好动。而少年老成的学生,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是不大健康的。人与人之间都彼此相似。比如说当听到月亮时,联想到太阳或星星,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应。但联想到死亡,就让人难以理解。这种情况出现多了,别人就会说他发癫,就会认为他的心理状态不正常。所以如果一个人的想法、言语举止、爱好、服装等,与别人相差太大,那么他的心理可能就不够健康。 2)勇于面对现实。心理健康的人能面对现实,正确认识环境,创造机会,把握时机。屈服环境而逃避现实,或超越实际而盲目乐观,这两种心态都显露心理上存在障碍,前者实际上就是一个怕,后者就是过分自大,不加以矫正会导致病态。 3)反应适度且思维合乎逻辑。人对事物的反应速度和程度各不同,但敏捷者不能过度,缓慢者不可迟钝,如遇重要事情无动于衷或为此整日愁容满面,吃不好睡不香,如坐针毡,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cb13bc201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