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东山二首(其一)》李白全诗赏析

时间:2022-07-26 10:15: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有关李白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忆东山二首(其一)》李白全诗赏析



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忆东山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东山是东晋政治家谢安曾经隐居的地方。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忆东山二首(其一)李白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忆东山二首 其一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注释】

⑴施宿《会稽志》:东山,在上虞县西南四十五里,晋太傅谢安所居也。一名谢安山,巍然特出于众峰间,拱揖亏蔽,如鸾鹤飞舞,其巅有谢公调马路,白云、明月二堂遗址,千嶂林立,下视沧海,天水相接,盖绝景也。下山出微径,为国庆寺,乃太傅故宅。旁有蔷薇洞,俗传太傅携妓游宴之所。 【白话译文】 其一

东山我很久没有回去了,不知昔日种在洞旁的蔷薇又开过几次花? 环绕白云堂的白云是不是仍自聚自散?明月堂前的明月不知落入谁家?

【创作背景】 文学分享


有关李白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东山是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曾经隐居的地方。据施宿《会稽志》载:东山位于浙江上虞西南,山旁有蔷薇洞,相传是谢安游宴的地方;山上有谢安所建的白云、明月二堂。这首诗是李白天宝初在京待诏翰林时作。 【赏析】

东山位于浙江上虞县西南,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曾经隐居于此。山旁有蔷薇洞,相传是谢安游宴的地方;山上有谢安所建的白云、明月二堂。

李白向往东山,是因为仰慕谢安。这位在淝水之战中吟啸自若,似乎漫不经心地就击败苻坚百万之众于八公山下的传奇式人物,在出仕前就是长期隐居东山。当匡扶晋室,建立殊勋,受到昏君和佞臣排斥时,又曾一再辞退,打算归老东山。所以,在李白看来,东山之隐,既表示对于权势禄位无所眷恋,但又表示不妨在社稷苍生需要的时候,出而为世所用。李白向往的东山之隐,和谢安式的从政是相结合的。在陶醉自然、吟咏啸歌之际,并不忘情于政治,而当身居朝廷的时候,又长怀东山之念,保持自己澹泊的襟怀。

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大约正在长安。唐玄宗亲自下诏召他进京,看来是够礼贤下士的了,但实际上并没有给他象谢安那样大展雄才的机会。相反,由于诗人的正直和傲慢,却招惹了权贵的忌恨。从“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可以看出,诗人在默算着离开“东山”(实际上指进京以前的隐居之地)的时日。时光易逝岁月如梭。他有象谢安与东山那样的离别,却未成就象谢安那样的功业。因此,在诗人的文学分享


有关李白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沉吟中,已经包含着光阴虚度、壮怀莫展的感慨了。当初,诗人告辞东山时,是为了实现匡国济世之志。但如今在帝城久久滞留却毫无所成,又怎能对得起东山的风物呢?

所以“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两句中所包含的感情,一方面是向往,一方面又有一种内疚,觉得未免辜负了那儿的白云明月。 这首诗应该看作是李白的“归去来辞”。他向往着东山,又觉得有负于东山。他无疑地是要归去了,但“东山”是和谢安这样一位政治家的名字结合在一起的,向往东山,既有隐的一面,又有打算待时而起的一面。“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梁园吟》)他的东山之隐,就包含着这样一种情愫。诗中李白隐以谢安这样一个人物自比,又用白云、明月来衬托自己的形象,那东山的白云和明月的澹泊和明洁;而李白的情怀,便和这一切融合在一起了。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文学分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cc3492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