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及相应措施

时间:2022-07-26 10:14: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及相应措施

摘要 古典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板块。

关键词 古典诗词 鉴赏 教学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一支奇葩。学习古典诗词,既可以让我们领会精练的语言美,又丰富了我们的语文素养,培养语文领悟能力。但我们绝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把古典诗词的鉴赏放在心里,古典诗词的教学存在着极大漏洞。

一、重视力度不够

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编者精心挑选了三十首左右的古典诗词,但在《语文程标准解读》中并没有相应的教学指导及教学要求,而绝大多数老师认为古典诗词教学只要抓住背诵和默写就万事大吉了,这样的思想误导了一大部分学生,他们往往只为了考试而背诵必背的古诗词篇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

思想决定行动,我认为,出现以上情况的根本原因还是一个学习导向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新课程标准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教学应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其次,在中招考中,相应地增加古典诗词鉴赏的内容。再次,语文教师应该改变那种为考试服务的教学态度,认真引导学生领悟古典诗词的美,真正弘扬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学

二、朗读目标模糊、形式单一

所谓三分诗靠七分吟,许多竟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但是我们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并没有提出要求、目标,朗度的形式单一,不是集体朗读就是小组朗读,这对真正鉴赏古典诗词是远远不够的。 为此,我认为,古典诗词的朗读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读准字音。对于初中生来说,朗读诗歌最基本的要求是能读得通顺,做到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当然在古诗词里面会有一些生僻字,多音字,或是通假字等,我们应提醒学生注意这些字词,多利用工具书,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同时很自然就掌握其含义,把文章读得文通字顺。

2.读准语调。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读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更重。这样朗读可以激起心中的忧愤,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

3.读准节奏。古典诗词有强烈的声韵美,这种美就体现在节奏上,这里所讲的诗词的一般节奏,也就是律句的节奏。律句的节奏,是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的。所以古典诗词朗读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和意义来划分。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音节意义。所谓音节,是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一般地说,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个音节。而这里的意义是指不能脱离原句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如:故人||鸡黍 这里的故人”“鸡黍就是意义单位,就是一个音节。

4.形式多样。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同样要抓朗读,而且形式要多样化。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互相竞赛,挑战朗


读、配乐诵读。学生读得好,自然对诗的理解也容易了。 三、重视了教师的讲授,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品悟

因为古典诗词离我们年代久远,语言高度凝练,绝大多数同学对其内容摸不着北,为了缩短教学时间,有些教师采取包教措施,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品悟。 俗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传授的也许不是某一首诗词的具体内容及对诗词的理解,而是如何品悟古典诗词。 (一)品

品就是品味,是领会诗词内涵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的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题往往存在畏难情绪,常常感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从下手,或者不知所云,答非所问,这都缘于没有掌握品味诗词的方法。我个人认为品味诗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品味意象。意象是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意、思想的客观事物。诗人往往会将自己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寄托在某些可观可感的事物上,不了解这些意象的含义,就无法把握诗歌的情感。如柳代表送别,草代表离情,菊代表高洁、隐逸,松代表正直、顽强,竹代表正直、谦虚,梅代表高洁、刚强与孤芳自赏,月代表思乡…… 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仅五句28字,却将断肠人的羁旅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其中意象的选择堪称经典。所以我们鉴赏古诗词首先要感受意象,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诗词中的意象,并反复揣摩,细细体味,这样才能更准确的把握诗歌的内涵。

2.品味语言。古诗词的语言凝练、清新、明快,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仔细推敲的,特别是其中的一些词语及句子。 1)品词语

古诗词语言讲究字,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词语,所以我们在学习古诗词时绝不能忽视这一类词语。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诗中的绿字用得巧妙,自古以来广为称道。据南宋洪迈(《容斋随笔》续笔卷八)记载,王安石先后用了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那么,这个绿字究竟好在哪呢?原来这个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 2)品诗句

诗句的品析能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诗歌的丰富内涵和作者的情感,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内容、形式(如修辞、表现手法等)上对诗句进行赏析,特别留意一些有着固定内涵的典故、景物等。如《雁门太守行》最后两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句中的黄金台是战国时期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一典故,写出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二)悟

悟即觉悟、醒悟,是在情感的基础上经过联想和思考而得到的启迪与教益。学习古诗词,悟是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要引导学生领悟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词所蕴含的哲理,那么,应如何让学生学会悟呢?

1.要引导学生弄懂诗歌的写作背景。我认为古诗词是诗人在特定环境、特定时间内有感而发的作品,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首诗大约是诗人被元军俘虏的第二年(1279)正月经过零丁洋时所作,后来元军逼他招降南宋海上抗元的部队,他出示此诗以示明节。所以学习此诗时,可以先让学生回顾南宋历史,


了解南宋与元之间的战争及诗人被捕后的情况等,这样,学生对诗中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容易理解了。

2.要让学生学会积累。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回顾以往所学过的相同类型、相同题材或者相同作者的诗作,总结出规律。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从这些相似的诗歌当中掌握规律,理解作者是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表露出来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授权于生,才能让学生真正领悟古典诗词的美,才能让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更能让古典诗词焕发青春活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0eba07f89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