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而”因何劳燕分飞 【前言】 毛泽东《沁园春.雪》历来为人称赞,大手笔,大气魄。谈及“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如仅从词义角度,我们会发现编者注释“须”为“等到”,我想多数从教的语文老师,仅仅略作思考,仍无以得解,只得求其果而略过。 也许,我们过于追求时效,而失去了最根本的探索,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被人戏称“字痴”的我,也曾感到失落,毕竟甲骨是阳春白雪,和者寡。透过甲骨文,我们可以感悟先祖的情怀与智慧,文化的深厚与博大。 【考释】 ①而/须: 说文:须(俗作“髮”),面毛也,从頁(首)从彡。甲骨文“而”是“须”字的初文。周代金文才出现须字。这是从象形的“而”字孳乳为附加“首”形的象形“须”字。由于“而”字借作虚词,久借不归,遂另造“须”字以代之。 ②须图略 须[須/鬚]:在一个人的下巴(页/頁:头形)下面画了几根毛发(彡),这就是古代的“须”字,是男人的胡子的意思。哈,像是一位长须飘飘的老人家!后来,“须”字的人脸上画出了眼睛和头发;再后来,“胡子”写到了左边,“人”和“脸”在右边,就接近现在的“须”字了。《汉书.高帝纪》:美须髯,颜注:在颐日须,在颊日髯。《后汉书.蔡邕传》:摄须理髯。须字本像人面长胡须形。《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有胡须表示成人,大事必须由成人办,由此产生必须、应当的含义。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又如:须用(必须);须至(必定)。宋以后常作为公文及执照结句用语。有必须办到的意思;须是(必须是,一定是);须得(必得);须合(应当);须当(应当);须不如(该不是)。一个人想长胡须要等待很长时间,由此产生等待的含义。《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吴起须故人而食。又如:须友(待友);须待(期待);须参(等着见皇帝);须奏(等候上奏)。要等待某人就得停留某处,由此产生停留。《书·五子之歌序》: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又如:须留(停留)。等待人是痛苦的,就怕时间长,时间越短越好,由此产生片刻。《荀子·劝学》: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等待的目的是望对方到来,因而又有等到。《沁园春.雪》: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又如:须时(片刻)。引申表示像胡须的东西。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敢捋虎须。又如:触须。以后字形是其字符规范化的形式。“须”依古音通“需”,需要。《汉书·冯奉世传》:不须复烦大将。又如:须次(官吏依次候补官缺。同“需次”)。繁体“鬚”字在其上加“髟(biāo)”是为了与“须”字的其它含义区别开,专门表示胡须的含义,但后来感到书写不便,所以又改回去写为楷书④。又因“頁”字已经简化,所以最后又产生了一一个新简化字⑤,这就是现在的‘须”字通用形体。 《红楼梦》第一回中有“我堂须眉”的话,若理解为“我的漂亮的胡须和眼眉”那可就不对了。古时男子以须眉稠秀为美,所以常以“须眉”作为男子的代称,因此,“我堂堂须眉” 就是“我堂堂男子汉”的意思。 ③而图 而:象形字。金文“而”是向下垂的四条线,就像下垂的颊毛之形。小篆的形体基本上与金文相同。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像两腮的胡子,内层像生在嘴下的胡子。隶变后楷书写作“而”。则看不出颊毛之形了。 “而”字的本义为颔下胡须,如戴震注《周礼》:颔侧上出者日之,下垂者日而。(颊侧向上长的毛称为“之”,向下垂的称为“而”。)古代文献中作胡须的“而”字并不多见,以致于一般人不了解它的本义了。《周礼·考工记·梓人》:凡攫閷援噬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凡是捕杀他物持物而咬这一类的,一定深雕它的爪,突出它的眼睛,振起它的鳞与颊毛。)这个字很早就被借用作虚词,在此后根本不用了。 “而”字作为虚词,在句中的作用很大。清代学者袁仁林在《虚字说》中说: “而字之声,腻滑圆溜,有承上启下之能。”意思是说:“而”字的发音比较舒级圆滑,在句中能起到过渡的作用。清代学者刘淇在《助字辨略》中说:实词好比人的体骨,虚词能表现人的性情。“而”字就是表现人的性情的最常用的一个虚词。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为朋友写《相州昼锦堂记》,文章开头这样写:“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写完后就派人送去,第二天又派人送去了修改稿,昼锦堂主人韩琦看了很久,也看不出文稿有什么改动,仔细核对,才发现开头多了两个“而”字,改成了:“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这样一改,同原稿相比,语气舒缓多了,而且有了波澜起伏的效果,相比之下,原稿就显得太直了。“而”字的这种过渡用法,我们称它为“顺接”,所谓“顺接”,就是说“而”字前后的意思是紧密相连,一贯而下的,是前后一致的。 同“顺接”相反的是“逆接”,所谓“逆接”,就是前后的意思不一致,甚至相反。唐代文学家韩愈在他的文章中说:“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逝,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我的年龄还不到四十岁,可是我的眼睛花了,头发白了,牙齿也活动了,想一想我的父辈和我的哥哥们,都是在身体强壮的时候就去世了,像我这样衰弱的身体,还能活得长吗?)年龄不到四十,按理说身体应该很好,可是实际上却很糟糕,前后正相反,中间用“而”字连接起来,语气仍然十分流畅。如果去掉这三个“而”字,语气就生硬多了。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昌黎(韩愈祖籍是昌黎,所以被称为韩昌黎)善用‘而’字。” “而”字用于顺接或逆接,它们之间的区别不是绝对的。有时候就介于两可之间。比如“少而精”,看作顺接就是“又少又精”,可以。如果看作逆接就是“虽然少但是精。”也未尝不可。 可以用“而”字的地方真是大多了。不但独立使用的“而”字很多,“而”字还可以和其他的词相结合,这种情况也为数不少,而且都是我们所熟悉的。比如说“而已”。这里的“已”字是停止的意思。“而已”表示限止的语气,相当于“罢了”。我们常说的“如此而已”就是“这样罢了”。 “而”字的作用显然很大,但也不可乱用。据说一位语文教师看见学生的作文乱用“而”字,他来了个以毒攻毒的办法,在作文上批道。“当而不而,不当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应当用“而”的地方而不用“而”,不应当用“而”的地方反而用了“而”,从今而后,罢了罢了。 “而”字在文言文中大都做连词用,用法如下: 1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永州的野外生长着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身体白色的花纹。) 2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3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才”。宋.苏轼《石钟山记》: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又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 4表示转拆关系,相当于“却”“但是”。《吕氏春秋·察今》: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船已经走了,但是剑没有走。) 5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子产如果死了,有谁来接替他的职务呢?) 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相当于“着”“地”。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我小心翼翼地起来。) 7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所以”。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自公(袁可立)倡议,而新旧两城屹立如金汤。 “而”字在文言文中少数通假用,用法如下: 1“而”通“尔”,当“你”讲。《左传·昭公二十年》:余知而无罪也。(我知道你是无罪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ce33c5d58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