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积极研发校本课程 治平乡中心学校校本课程开发 序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这是我国课程政策的一次重大转变。 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满足社会发展和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能力。它要求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学校内在潜力,充分利用并整合学校资源,让学校的生命活力、教师的生命力释放更彻底。 为了体现我校“修齐治平”的办学思想,我校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新课程的培养目标,针对本校实际,从关注全体学生,重视个性发展需要,注意学生现实存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出发,组织部分教师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目前,我校使用的校本教材系列有《经典诵读》《中华传统节日》《影视文化与简易教程》《科技与创新》《书法》《音乐(声乐、器乐)》《剪纸》《手工制作》《粘贴》《中国象棋》《刺绣》等。 我们这套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的原则和基本思路是: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必须基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 学校如果脱离本校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去进行课程开发,就等于放弃和否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和优势,背离校本课程开发的初衷。为此我们根据学校人才资源优势,开发了《中华传统节日》《科技创新》等课程。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必须充分挖掘蕴藏在本地区中的课程资源 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说“逃离乡土,会最终导致一代人民族文化的缺失。”我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民俗、传说、人物、物产、环境等方面流传着大量的文化资源,它们生动翔实地记录了阆中人民生息、繁衍、传承、创造、进步的历程,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厚重的历史沉淀和深邃的文化底蕴。开发这些优秀资源,让学生读后更加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这里的文化,热爱生于斯、长于斯,创造了悠久、灿烂文化的家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影视文化与简易教程》《音乐(声乐、器乐、民乐)》《中国象棋》《刺绣》等校本教材的编撰就是缘于这一初衷。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要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给学校带来生机和活力,是编写校本课程教材的重要原则。为此我们开发了《书法》《音乐(声乐、器乐)》《剪纸》《粘贴》《手工制作》等课程,以知识和美的力量激励学生们去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空间,为学生发挥潜能提供广阔的舞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加这次编写工作的几位编写人员,均是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工作之余,克服重重困难,调查采访,查询资料,撰稿编写,矢志不渝,历尽艰辛,终于拿出了这几本并不是很厚的教材,竟稿付梓,虽然不能说尽善尽美,但却凝聚了所有编写人员的心血和智慧,这种使命感和献身精神着实让人钦敬。对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学校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学科教师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编写仓促,书中内容难免有错漏或欠妥之处,敬请谅解。 校本课程是一种校园文化。文化是需要沉淀的,历经时间和实践的沉淀,我们相信,我们的校本课程一定会逐步完善和成熟起来。相信这套教材会像千年流淌在苏中大地上的京杭运河一样润泽、滋养着画川高中的莘莘学子,使他们成为个性突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治平乡中心学校校本课程编委会 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d67723f852458fb760b5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