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行的距离 中国古代典籍之根本实际上是圣贤书,而“知”与“行”是古往今来中国圣贤书的主要命题。古人所追寻的人生境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是对知与行的理想诠释。时至今日,知与行,基本概括了人生在世与自然、与他人、与自我的关联,凡事无外乎知与行。 知与行,即理论与实践,说与做,是一对矛盾,如何将两者很好地统一起来,是我们终其一生都要面临的考验。古人云:山居者知山,村居者知林;耕者知原,渔者知泽。可见,人们由于环境、经验的限制,对事物的认知总是有局限性的。如何客观、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把事情彻底想清楚,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本身就是挑战。而知之难,行之更难,也更重要。事情停留于纸面上或口头上总是相对容易的,而真正要去做,则需要克服的困难会更多。 曾有中国的企业家问杰克•韦尔奇:“我们大家知道的差不多,但为什么我们与你们的差距那么大?”杰克•韦尔奇回答说:“你们知道了,但是我们做到了。”韦尔奇的回答非常简单,但一针见血,指出了很多中国企业存在的问题,即设定了一个远大的目标,但却很少关心或不知如何去实现这一目标。真正要把事情做好,就要说你能做的,做你所说的,与其提出很多想法,不如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也即知行合一,说到做到。 有人说,知与行的距离很遥远,远到一个天上、一个地上。而没有了从知到行的意愿、方法和力量,则知与行的距离就会由很远变成无限远。而有了这些,知与行的距离则可能由很远变得不再远。其实,从“知”到“行”,有一条亘古弥新的道路:知必言,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e2f5b1014791711cc791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