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先寺的讲解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如同前面的潜溪寺,宾阳三洞,万佛洞,莲花洞一样。奉先寺也有它名字的来源,就其字面的意思,就是奉祀祖先的意思。 也即是说,一个国家有两件大事要做,其一是奉祀祖先,其二是国防战争。就唐代而言,特别是奉先寺雕凿的那个年代,是唐代国力上升和强盛的时期,唐朝这个大帝国对周边国家,对亚洲的影响非常深远,国防战争退居其次。那么当时在贵族,士大夫的思想中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祭祀祖先,因此取名奉先寺。 奉先寺地处于龙门山的半山腰上,在整个石窟群的最高处。我们面前的这个平台,东西36米,南北40米,中央雕凿着九尊佛像。端坐在中间的这位就是释迦摩尼的报身佛卢舍那,卢舍那就是光明普照的意思。旁边有两个菩萨,两端、弟子,两个天王,两个力士。奉先寺是唐高宗李治和当时的皇后武则天共同出钱为唐太宗李世明和长孙皇后积功德建的。整个工程共耗时30年左右,用了大概100万个人工,于公元675年完工。在完工的前三年,也就是公元672年的时候,唐王朝的皇后武则天曾经向这里捐了2万贯的脂粉钱,就是自己化妆品费用的一部分。由于中国古代对佛教石窟的文献记载非常少,我们仅能从龙门的碑刻题记中去寻找历史的只言片语。由于历史资料很少,就给我们立下了很多的千古之谜,至今无法解开。 整个石窟雕刻的艺术价值和品位最高的就是中间的卢舍那。 她是谁?她又是谁雕刻出来的?艺术成就究竟在哪里?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雕刻出来的? 佛教中,他是卢舍那,释迦牟尼的报身佛,光明普照的意思。她的整个身躯高17.14米,头高四米,两只耳朵个1.9米,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组雕塑。这尊佛除了发型还是古印度的螺旋型发髻之外,其他的都已经是东方人的样子了。从额头往下,一直到身上的袈裟,都是东方人的装束,这是佛教中国化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最传神的是那双眼睛,人的眉骨是向外突出的,而雕塑师在设计施工的时候确实把眉骨和眼球的部分向内陷,眼皮突出来。跟我们的现实刚好相反,这样,通过光线的变化,会让人感觉到她的眼睛特别的有神,很复杂,无论你站在这个平台的哪一个角度,她都在看着你。这种眼神中有女性的温柔,有母亲的慈祥,有帝王的威严,有佛祖的慈悲。所以有人说,能把这四项集于一身的唐朝女性,唯有武则天一人,况且,武则天还往这里捐过款。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里也记载,武则天的长相方额广颐,这样看来,有些人就认为她是武则天。大家可以自己看看,跟你想象中的武则天是不是有一些相似。 但是,也有一些观点认为她不是武则天。奉先寺的建筑结构开始设计,应该是唐太宗李世明去世以后,那时候,按照唐朝的规定,凡是没有生育过的后宫嫔妃一律出家,身为太宗昭仪的武则天非常年轻,就被送到了感业寺出家。武则天没有能力影响到大佛的设计和施工,虽然武则天往这里捐过款,时间已经是公元672年了,这时候这尊大佛基本上已经定型了。再者,公元675年完工的时候,武则天在国人的心中是大唐王朝一个母仪天下,贤良淑德的皇后的形象,他的野心也只能隐藏起来,这时候也正是她竭力讨好高宗的信任的时候,以武则天的聪明才智,他不会让政治对手在这里抓住她的把柄的。那么这尊大佛到底是谁呢?我们只能这样认为,她的身份和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中的主人公是一样的,他是洛阳城内一个有钱人家的贵夫人的形象,或者说,他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的代表,是整个唐朝女性的形象代言人。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艺术作品是源于模特高于模特的,如果我们非要把她等同于某一个人,是不是我们的认识也有问题呢? 第二个问题,她的作者是谁?这么精美的雕塑,一定是出自哪一位伟大的雕塑家的手中。提到雕塑师,我们会想到罗丹,想到米开朗琪罗,都是一些世界上最伟大的雕塑师。但是没有一个是中国人的名字,到现在也是,中国有伟大的雕塑作品却没有伟大的雕塑师。我们翻遍了典籍,仅仅是在一块碑刻的最后找到了他的作者,身份非常的卑微,默默无闻,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实际上,从北魏到唐朝,中国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叫石窟丞,这个机构就是专门来管理石窟的建设工作的,就像今天的航空航天局一样,专业分工非常的明确。石窟丞里所有的人员都是政府公务员,说白了就是官府的奴隶,他们没有任何的人身自由,终年在石窟丞里工作,子承父业,日积月累,把最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一代代传了下来,让我们在雕塑艺术上远远领先于同时期的世界各国。但是这些人没有身份,没有社会地位,他们的唯一职称就是工匠,他们的所从事的艺术创作也被称为手艺活儿。所以,他们的名字就不配和这些伟大的作品永垂史册,只能被人们慢慢的忘记。他们把石头变得伟大,自己却成了石头。 第三个问题,他的几点艺术成就。和西方雕塑比起来,东方的雕塑就如同东方人一样,含蓄内敛,不怎么张扬。她静静的坐在龙门的最高处,俯瞰着天下的芸芸众生,虽然穿着一层袈裟,却可以看出来他本身的那种力量感。西方的雕塑就不一样,为了表现表现大卫科波菲尔的力量,作者特意让他裸体,还要露出肱二头肌,这种表现方式我个人认为是太直白了,没有东方的那种含蓄美的诱惑力。我们的祖先还通过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美,这里一共有九尊雕像,其中两尊菩萨的装饰时最华丽的,头戴金冠,身裹丝绸,彩带,浑身珠光宝气,极尽奢华,象征着大唐王朝雄厚的物质财富。同样是佛门中人,同样是女性的形象,中央的主佛却非常朴素,身上只有一件用抛物线勾勒出来的简单的袈裟,没有任何的金银首饰,为什么会这样设计呢?这里体现出的是唐朝人的超凡的智慧和独特的眼光,他们认为最美的女人,美在于自身,是不需要用金银首饰去衬托的,这就叫做天生丽质难自弃,金银在最美的女人身上就是累赘,多余的,会让人感觉到俗气,会破坏掉她的整体和谐之美。 第四个问题,时代背景。龙门的十万多尊雕像,大部分完成于北魏到唐朝的这四百年中。在这四百年里,是佛教在中国蓬勃发展的时候。佛教理论也在这个时候开始不断演化,不断中国化。其实,佛教一直有建造石窟的传统。公元前6世纪佛教自印度产生就开始向外传播,同时修建石窟,从公元前1世纪,佛教在印度西南部修建了阿旎陀石窟,然后分三路向外传播,南传佛教,进入了今天的印度南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和越南等地区;一路翻过喜马拉雅山进入中国的西藏,跟当地的宗教结合形成了藏传佛教;另外一路向西北进入阿富汗,然后由阿富汗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佛教在阿富汗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立佛,就是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可惜在2000年的时候,阿富汗当时的塔利班政府为了建设一个纯洁的伊斯兰国家,把这尊佛炸掉了。然后佛教沿丝绸之路继续东进,在甘肃敦煌留下了敦煌莫高窟,在山西大同流下了云冈石窟,最后他随着北魏孝文帝迁都,到了黄河岸边,华夏文明的诞生地。这样,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两大文明就这样以佛教为载体在华夏文明的中心相遇了,这种现象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是不多见的。佛教也在他走过的道路上留下了许多的印记。80年代,西部歌王王洛宾写了一首歌叫《达坂城的姑娘》,歌词里就说“带着你的妹妹,带着你的牛羊,赶着马车来”,如果说带着牛羊,赶着马车是嫁妆的话,带着妹妹是怎么回事?其实这是古印度的一种传统风俗,一家姐妹几个人同时嫁给一个男人,比如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和姨妈就同时嫁给了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这种传统随着佛教一直来到了中国,只是中原地区的文化比较发达和成熟,这些跟中国的伦理道德不相符合的习惯就被我们剔除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今天的佛教已经是中国式的佛教了,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产物。龙门石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雕刻出来的,所以,他的艺术成就就集合了印度和中国两个文明古国的思想精华。 在佛教兴盛的时候,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这一时期,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们广建佛寺,中原大地上到处梵音缭绕,有着小李杜之称的晚唐诗人杜牧就曾经写过“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其实在北魏的时候,洛阳城里的寺院可不是四百八十寺,确切的数字是1367所。按照这个数字推算,相当于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出家人,全国五分之一的土地被寺院占有。按照当时的政策,出家人可以不去当兵的,寺院的土地也不用交税,这对政府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且这十分之一的人口大部分都是青壮年劳动力,寺院的土地也都是上等的土地,北魏后期国力的衰落跟佛教有着极大的关系。这样,佛教也为自己招来了四次大劫难,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先后进行过四次大的灭佛运动,佛教也在这四个时期遭受了空前的大劫难。我们一路走来,可以看到龙门里的十万尊雕塑中百分之八十都是不完整的,其中的大部分就是在这四次的佛教劫难中被破坏的。唐代文坛运动领袖韩愈就曾经向皇帝上书说,对佛教应当“人其人,卢其居,焚其书”,意思是要和尚还俗,烧毁佛经,寺院充公,还说“西域胡僧乱我朝纲”,应该彻底废除。韩愈的观点虽然有点偏激,但是也部分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白居易晚年在对面的香山寺上住了18年,在他的笔记中也就只写到龙门最好的一家寺院是香山寺而不是奉先寺,就是因为奉先寺内的大佛耗费了大量的民力和社会财富,白居易是反对的,但是这是皇家的意思,老白又不敢公开写文章反对,他选择了保持沉默。他有前车之鉴,韩愈就因为前面的几句话得罪了皇帝,差点掉了脑袋。在中国的官方典籍之中你很难找到关于开凿石窟的记载就是因为这些儒家思想的大师们不屑于把劳民伤财的东西写到历史中去。龙门石窟今天就到此结束,十分钟的时间拍照,然后我们原路返回,到车上集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f61309e524de518974b7d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