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也是一首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这首诗写早春的西湖极有特色,读后会同诗人一样,爱上这湖光山色。白居易是在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的时候创作了这首诗。 作品名称: 钱塘湖春行 文学体裁: 七言律诗 创作年代: 唐代 作者: 白居易 作品出处: 《白氏长庆集》 作品风格: 格律严谨,语言流畅,生动自然 一、原文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二、翻译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刚同河堤平行,云气低低地萦绕在水上。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朝阳下温暖的树,也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 衔着春泥在筑着新巢。 纷繁的春花渐渐要迷住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可总是不足够,绿杨浓阴下的白沙堤。 三、诗词鉴赏 《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34、《雁门太守行》 一、作者简介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二、写作背景 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当时是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当时仅17岁。 此诗写一位激昂慷慨、逆境奋战、誓死疆场的英雄。诗以热烈的礼赞和深沉追念的心情,塑造出一个十分具体而动人的英雄人物形象,格调浓丽而壮烈。以“报君黄金台上意”作结,反映了作者投笔从戎,建功立业,但又得不到赏识的一种“英雄无用”的悲哀。 《雁门太守行》原为乐府诗题,中唐诗人李贺用它创作了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这首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作品名称:雁门太守行 文学体裁:乐 府诗 创作年代:唐朝 作者: 李贺 作品出处:《全唐诗》 卷20_41 作品风格:边 塞风光、悲壮 三、原文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四、译文 敌军似乌云压近,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夜色中,塞上泥土中鲜血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五、作品鉴赏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后称“乐府诗”。 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句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 颔联颈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颈联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 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f6343f4700abb68a982fb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