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园林的季相景观 摘要: 园林是由山水、建筑和植物组成的综合艺术品。在不同的季节,园林呈现不一样的风光,正是“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境与人同”。在城市景观中,植物是季相变化的主体,季节性的景观体现在植物上,就是植物的季相变化...... 关键词: 植物 园林 季相景观 园林是由山水、建筑和植物组成的综合艺术品。在不同的季节,园林呈现不一样的风光,正是“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境与人同”。在城市景观中,植物是季相变化的主体,季节性的景观体现在植物上,就是植物的季相变化。现代的城市园林景观,除了为城市和居民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之外,是人们感受最为直接的景致,也是唯一能使人们感受到生命变化的风景。其景观的丰富度,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精神深处产生深远的影响。重视植物的季相变化,可以认为是提高城市绿化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植物的季相变化是植物对气候的一种特殊反应,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如大多数的植物会在春季开花,发新叶;秋季植物结实,而叶子也会由绿变黄或其它颜色。杨柳会早于其它的植物发芽,预示春天的到来;梧桐早凋,一叶知秋。植物的季相变化成为园林景观中最为直观和动人的景色,正如人们经常看到的文字描述象梨云、海棠雨、丁香雪、紫藤风、莲叶田田的荷塘、夏日百日红遍的紫薇等。这些景色无不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叫人留恋,难以忘怀。 植物季相景观也可以反映某个地方的季节特色,如享誉天下杭州西湖“苏堤春晓”,“平湖秋月”、北京西山的“香山红叶”以及苏州拙政园的“海棠春坞”等等。亦有些地方将季节性的景观合理开发成为传统的节日,如北京植物园的“桃花节”、湖北武汉及江苏无锡等地的“梅花节”,洛阳的“牡丹花会”,上海和杭州等地的“桂花节”,还包括全国性的专类花卉节日,如“菊花节”、“郁金香节”等。 植物的季相景观受地方季节变化的制约。如北方的一年四季季节变化明显,植物的季相变化也突出,尤其是北方的春天来得迟,春季非常短暂,百花争艳,爆发似的花季,半个月之后便是浓密的绿荫了,更显得春的珍贵;北方的秋天高挂在层林尽染的山野,恍若置身于七彩般的神话世界。而在我国南方,如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一带,就难以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植物的季相变化也就不是十分明显了。 植物的季相景观在被赋予人格化后,更易为人们所认同。如“松、竹、梅”成为岁寒三友,春天盛开的牡丹为富贵花,初夏小荷才露尖尖角,不畏霜寒的菊花满身尽带黄金甲。因此,对植物季相特色的理解,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的沉淀,是几千年来历代文人骚客对自然对生活最为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升华。对自然的欣赏,不仅在一个春日艳阳天气,而是要在任何一个季节,将目中的景色变成美的境地。作为游客,则要用心去体会自然的细微变化,体验诗情画意,感受时间的流淌和生命的真实,为自然界如此神奇和绝妙的变化所震撼和触动,如“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小红桥外小红亭,小红亭畔,高柳万蝉声”、“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大量的诗词作品中,季相景观被永久地记录下来,为世人所传诵。 园林工作者不仅仅要会欣赏植物的季相变化,更为关键的是要能创造丰富的季相景观群落。现代园林要汲取传统园林的精华,与当代的艺术和现代人的需求相统一。 首先要认识到季相的主体是植物,应对植物有明晰的了解。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局部或整体反应明显都可称作季相植物,如春季发叶早的杨柳,开花早的梅花,春季叶色变化显著的臭椿等;或者植物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牡丹、荷花、菊花、兰花等;秋季落叶早的梧桐,或落叶非常迟,叶色变化极为明显的槭树科、大戟科、漆树科的植物等。其次是对植物在不同地域的物候习性及生态特点有充分的认识。最后,按照美学的原理合理配置,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色泽、质地等外部特征,发挥其干茎、叶色、花色等在各时期的最佳观赏效果,尽可能做到一年四季有景可赏,而且充分体现季节的特色。 总之,利用植物的季节特征,合理布置,创造变化着的七彩空间,让人们充分享受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15852a3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