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国宝会说话观后感 当我们站在宏伟壮观的故宫博物院门前,面对着那些价值连城的国宝文物,我们总会想象这些已经沉睡了数百年的文物会不会突然间开口说话,分享着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受到的历史。近期,当听到了关于“宫斗小说《后宫甄嬛传》风靡国内之后,珍稀文物都会在心里‘互怼’一番”这样的消息之后,我又重新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国宝会说话,我们又会从中听到什么? 首先,从文物角度来看,每一个国宝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一段历史,他们每一个瑕疵和半寸的微小裂痕都是一件件真实的历史的见证。每一个国宝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可能是它的制作者、继承人的心路历程,也可能是它所见证的历史事件、社会变迁、经历的风雨岁月。大量来自于各个王朝的藏品中,难免会有些宫斗政治等各种含义,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一些文物会有恩怨、怼人等情绪的产生和互动。比如在故宫中藏品众多的佛像经卷就曾被想象为热闹的和尚庙里的和尚。当他们突然“复活”后,他们将会给我们展示他们曾经见证的一段段历史,或许他会畅谈清代女性的垂足、科举考试和官场生涯,或许他会倾吐唐朝江北水乡的宅院别墅、或者展现与汉朝大儒的非常人生。这都会更加添人文的色彩和文化的魅力。 除了纯粹的历史与文化,国宝们还面临着更广泛、更复杂、更深入人心的面向。文物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不仅关乎古代的历史,也和现代社会有很深的关系。比如“慈禧太后的骨灰盒”,让我们对清朝宫廷内外的规矩、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了解有了更多的思考,也令我们思考现在的社会,再次反思“权力”、“女性”等话题。在现代化的城市里,我们有着种种物事可以提供我们各式各样的生活需求,和古代时代比较,我们拥有更加方便便利的物质生活,然而,作为人的基本需要中,单纯的物质需求并不是够的,对于价值观的、精神层面的需求才是最为关键的,而这些都可以从文物的价值中找到答案。故宫文物或者是其他的博物馆中的文物,都反映了当时的文化风格、认知水平以及价值传承。较为熟知的如明成化官窑菱花屏风灯,这件作为珍贵文物,从中可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习俗信仰,让我们明白了传统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甚至于也让我们去深入学习修行一些东西。这让我们得到了新的心灵层面的满足。 文物之所以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传统精神,是因为它们代表了历史发展的逻辑、社会变化的轨迹和文化演进的趋势。文物所传递的信息和价值,可以给人以启迪,也可以引发人们对于文化传统、历史文化的反思和探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文物在人们的身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也意味着各种博物馆继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16361cdb3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