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对花木兰的塑造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常香玉对花木兰的塑造 摘要 豫剧属于我国的重要剧种,常香玉是著名的豫剧演员,她的艺术贡献是值得我们反复研究和深入总结的。本文选用了常香玉的代表性剧目《花木兰》,通过对《花木兰》创作手法,唱腔表现等方面的学习,分析常香玉等艺术家对花木兰这一伟大形象的塑造。 关键词:常香玉,豫剧,花木兰,人物形象 引文 我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其中豫剧是曲艺的一个重要的剧种。豫剧凭借唱腔响亮、旋律通俗的特点长久以来吸引着无数戏曲爱好者。2006年5月20日,豫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是豫剧的一个代表人物,她所创立的“常派”艺术在中国的曲艺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在对豫剧唱腔兼容并蓄、革新发展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使得唱腔艺术的科学化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同时,常香玉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她为国家捐赠飞机的壮举,感动了一代代的中国人。本文就将以豫剧《花木兰》中的经典唱段为例,对常香玉的人物塑造手法进行学习。 一、豫剧《花木兰》诞生的背景 《木兰辞》是一首瑰丽的叙事长诗,诗中讲述了我国北朝时的一个感人故事,一位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抵御外患的姑娘--她驰骋疆场,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在征战中戎马生活载,屡建奇功。功成名就之后,她不贪富贵,不谋官禄而返乡奉亲。这个美丽而动人的故事,长期在我国民间流传。花木兰光辉的名字也一直被我国历代人民传颂和敬仰,并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而豫剧《花木兰》的诞生,也是在一个伟大的背景之下。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在西安市的一个动员抗美援朝的群众集会上,常香玉登台讲话了,她,忽然举起钢铁般的拳头,挥舞高呼“我是个演员,我要以我的演出参加抗美援朝的战斗!”第二天,她和香玉剧社的同仁们商量定,要义演来为国家捐献一架战斗机—“敌人轰炸我们,我们就不能把歌声变成炸弹去轰炸敌人吗”。这个动议得到了当时党的西北局负责人习仲勋的热烈支持,并且接见了常香玉,赞扬她的举动是爱国主义行动。常香玉回来给剧社的同仁们说“领导说我们这是爱国主义行动,爱国主义行动也得有爱国主义剧目。”常香玉的丈夫陈宪章,迅速创作出了新编豫剧《花木兰》,他们根据《木兰从军》改编成的剧本《花木兰》,能够很好地体现原作品的精神,把《木兰辞》加以形象化,情节和场次的安排,基本上和《木兰辞》一致,而通过了阵上救元帅、见北鸟南飞而定破敌夜袭的计策以及养伤时的幻想,更加突出了花木兰这个人物。 由此可见,《花木兰》这部戏曲诞生于国家危难之际,它本身就是当时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正是这个非常的创作背景,使得花木兰的形象更加伟大,也使得这部戏曲更广受群众喜爱。《花木兰》这部戏引起了广大的反响,在国内举行了全国巡演,筹集了大量的捐款,常香玉把义演筹集来的15.2亿人民币(旧币),交给了当时的“抗美援朝总会”,并委托他们代买一架战斗机,献给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志愿军将士们。同时,香玉剧社到达朝鲜战场,亲自为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慰问演出180场。这个不平凡的创作背景,使得花木兰这个形象更加伟大。 二、“木兰从军行”---家国忠孝的集中表现 在豫剧中占有最大比重的剧目就是对善美和美的颂扬的剧目,如歌颂民族英雄、宣扬爱国主义的剧目《花木兰》,花木兰是爱国奉献,体现着中国传统思想和道德观念,同时她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把“忠孝”表现得淋漓尽致。 高尔基说过“艺术的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1]这里所说的“形象”并不是指语言文字的具体生动,而是指作家根据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所创造出来的具体的、生动的、可感的社会生活图画。因此,更确切地说,文学形象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经过提炼、加工而创造出来的,渗透着作者思想情感的,具体、生动、真实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图画。而在那个青年人纷纷踊跃参军,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中,正是艺术家们创造力的土壤。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下木兰从军时的两个唱段。我们看《花木兰》[2] 中的唱段《适方才那地保来把贴送》: (念)强敌压边境,国家要征兵;爹爹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白)怎好叫老人家万里远征也! (唱)适方才那地保来把帖送,为什么军帖上还有父名?老爹爹近几年衰老多病,怎能够到边关去把贼平?我有心替爹爹前去上阵, (白)哎!好不愁煞人也! (唱)花木兰心如麻我无心纺织,敌人犯边疆军情紧急。可惜我曾学就浑身武艺,不能够分亲忧为国效力。去上阵怕爹爹他不肯应许,父年迈又怎能前去抗敌? 我最喜欢这段唱词,简单的几句话,把一个武功高强,忠孝道著的奇女子形象展现在了观众面前,这一个小唱段也是整部戏的主旨。 强敌压境,边关吃紧,国家征兵抗敌,地保送来军贴要花弧(木兰的父亲)参军。这是木兰接到地保军贴后在机房愁闷的一段唱腔。整个唱段使用了“慢流水板”,“慢流水板”适于表现优美的场景或压抑、忧伤的情感。就此唱段的内容来看,这里是为了迎合木兰压抑忧伤之感而使用的。在面临敌人入侵时,花木兰怎么忍心让她年迈多病的父亲出征,这使得她焦急不安、愁肠百转。“去把贼平”以及之后的拖腔,深刻地揭示了花木兰内心所蕴藏地这种感情,然后又合理地引出了木兰“替爹爹前去上阵”的决心。“敌人犯边疆军情紧急”挺拔有力,从而把花木兰对敌人的仇恨极为鲜明有力地表达出来。在“可惜我曾学就浑身武艺”这一句感情真挚的唱腔中,可以听到木兰为自己娴熟兵法而自豪。“学就”二字有意用低音作铺垫,为了使后面直翻上去“浑”字,有奇峰突起的感觉,强调了木兰的浑身武艺。而“不能够分亲忧为国效力”一句中,“分亲忧”三个字的空板与拔高却有着扶摇直上的意境,并可以看到木兰虽是一个通晓十八般武艺的姑娘,而此刻因不能够分亲忧为国效力而焦急和忧虑的心情。紧接,又转入豫西调,她以无限委屈、抱怨的口吻唱出了“我去上阵怕爹爹他不肯应许”。然后,又以充满忧愁和不安的情绪唱完最后一句“父年迈又怎能前去抗敌”结束了这一段。整个唱段,通过常香玉的演出,把花木兰的刚与柔实现了和谐的统一。 华夏民族是一个讲究忠孝的民族,然而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战争本来与这样一位快乐柔弱的女流毫无关系,花木兰完全可以置身事外,可是“适方才那地保来把帖送,为什么军帖上还有父名老爹爹近几年衰老多病,哪能够到边关去把贼平我有心替爹爹前去上阵,怎奈我是女子难以从征。”几句唱腔,使得花木兰的形象陡然高大了起来,常香玉将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展现在观众面前,她有着农家少女的勤劳和孝顺,又有着爱国杀敌,铁血沙场的男子气概。一下子把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忠孝集中的表达了起来。 三、 “谁说女子不如男” 《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更是成为老幼皆知的名段,在华夏大地上广为流传。《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是木兰为了劝说一名叫刘忠的同行士兵端正态度而唱。演出是,花木兰在劝慰刘大哥前,有一个短暂沉默思考时的眼神,让我妈觉得她是在思考该如何说才合理。整段唱腔的结构采用祥符调单板式[二八板],考虑到词格的变化,常香玉自“白天去种地”起就在多处采用了贴近生活、颇为口语化的五字相连的[五音联弹]唱法,节奏紧凑,朗朗上口,悦耳而有诗意,让人心服口服。整段唱腔与正格的[二八板]唱法相交织,突显节奏对比变化的同时又达到了韵律的和谐统一,既有节奏又有对比,使得唱段顿挫有序,浑然天成。在曲调上,表演也注意到了要切合河南的方言,对于一些音调做了巧妙的改变,比如“还有鞋和袜”,“袜”本来是四声,在河南方言中就要用三声,其他的例子还有“边关”,“白天去种地”等。常香玉的演出是声腔杰出、音域宽广、音质纯净,运气方法正确、吐字技术精巧、润腔手段娴熟,这使得花木兰女扮男装的形象被塑造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角色独立、坚强的思想感情。结束句“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哪”堪称经典,整句话用了武生腔,首先是将“不如儿”三个字改唱成切分音,显得非常得体,在“如”字后面偷换了一口气,也为高音区的甩腔作了有力的铺垫,使气息更充实,使情绪更饱满。“女子们”三个字是用气打上去的,冲击力很强,“哪一点”作为一个突出点“哪一”是说“点儿”加了一个大滑音后下滑“不如儿男哪”两个重音上,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非常具有创造性,不仅进一步加强了花木兰的性格和形象,使其更加持重、稳健,更具有男子汉气魄。 四、结论 《花木兰》这部豫剧诞生于朝鲜战争这个伟大的时期,所塑造的花木兰这一伟大形象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创作中,常香玉等人发挥了自己的才智,运用了河南豫剧的独特唱腔,精心设计了各种合适的旋律,通过常香玉等人出色的舞台发挥,把花木兰这一爱国奉献的伟大形象成功的塑造了出来。 参考文献: 1. 张炯 论文艺审美的愉悦性 文艺报 2013.10.21 2. 陈宪章,王景中 花木兰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1d4752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dd.html